【泰伯】
‘免’一字上可見曾子平生工夫。無哀戚之心,有喜幸之意,曾子可謂善其終也。
不言全其心德,而言全其身體,是何等平實,如不言格理而言格物。
‘所貴乎道’章有三解説:其曰涵養於三者之前,而三者為功效者,朱子舊説也;其以三者為工夫者,集注今説也;其以‘動、正、出’三字為工夫,而‘三斯’為功效者,上蔡説也。程子、尹氏皆與朱子舊説同。然而朱子既改舊説,而猶以程子、尹氏之説登之集注者,蓋集注凡例,於先儒説雖與己見不同,苟可以備一説,則亦存之者多矣。
集注凡存兩説,前説為優。然而此‘亂臣十人’注,則後説為優矣。然而不以後説列之於前者,蓋緣後説是因前説而辨論者,故其説雖優,而勢不得不列於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