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0世纪70年代哥伦比亚初、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20世纪70年代哥伦比亚初、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 脱胎于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哥伦比亚教育,其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结构都已十分僵化和过时。人们认为,受教育不是为了学习劳动技术,而是为了不劳动而过上舒适的生活。上大学是哥伦比亚人的一贯追求。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学校重视纯学术性的课程,忽视职业技术教育。体现在教育结构上,偏重发展高等教育而忽视初等、中等教育的现象十分严重。这造成了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社会需要,一方面是学生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文化水平低;另一方面学生学非所用,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哥伦比亚经济发展较快。为解决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政府曾采取一些措施,如1968年的宪法改革,重申实行教育自由化方针,教育部对全国教育行使监督权。1975年,议会通过第43号法令,把开办各类中学的权力收归中央政府,加强了教育部管理和监督全国教育的权力。1976年教育部的改组为教育管理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6年,教育部长赫·杜桑在米切尔森总统的支持下,在总结历年来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发起了教育结构合理化运动,其内容具体体现在议会通过的第088号法令上。该法令规定,新的一体化教育结构为:学前教育(6岁以前)、初等基础教育5年(6~10岁)、中等基础教育4年(11~14岁)、中等教育2年、中等技术教育2年、中间职业教育2年、高等教育4~5年,以及非正规教育和成人教育。该结构的特点在于把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把中等技术和职业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使中等教育多样化,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遵照这一法令,70年代后期,教育部对各级教育,特别是初等、中等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 为了适应多样化中等教育的要求,使大批中学生受到职业技术培训,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处还进行了综合高中的实验,实行高中教育多样化改革。综合高中开设两种外语、经济学、历史、打字、速记、商业、护理、幼儿管理、烹饪、美容、建工、电子、栽培等20多种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1978年,政府又颁布第1419号法令,将高中课程分成三类:即科学类(含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专业)、应用技术类(含教育、工业、农牧、商业、卫生等专业)和艺术类(含美术和实用艺术专业)。规定全国所有高中都必须根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选择其中的两类,而且每一类都至少要选择一门以上的专业。1978年图尔瓦伊当选总统后,新政府还决定用3年时间在各城镇的低收入地区建立23个教育服务辅助中心,提供高中阶段的专门职业培训课程,如电子、电力工程、建筑、文秘、美术、实用艺术等。有兴趣的学生每周可在校参加3天的理论课学习,另外2天在中心接受专门的职业培训。 经过初等、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哥伦比亚的初等、中等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学生入学率提高了,小学入学率从1970年的47.9%上升到1980年的70%,中等学校入学率从1970年的25%提高到1979年的46%。二是学生学习志向发生了变化,准备上大学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选择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比例相应增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