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饲育技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饲育技术 (一)小蚕饲育 1.各种小蚕饲育方法 (1)炕床育 设备:地下部设地火龙,地面铺洁净黄沙3cm,炕的地上部分为饲育室,饲育室三面为墙,顶部设灰幔,正面悬挂薄膜或薄膜制成的门;炕顶和后墙离地面30cm处开12cm见方的换气洞各2个。 特点:保温、保湿性能良好,温湿度平稳,蚕发育快而齐,能保持桑叶长时新鲜,夏秋蚕期受外温影响少,起防高温作用。 要求:熟悉炕床性能,合理掌握温度,要根据白天和黑夜外温变化来加燃料达到温度平衡。每日要上下、前后调匾1-2次,促使发育均匀、眠起齐一,补湿用的黄沙需洗净后用漂白粉液消毒,用洁水补湿。 (2)炕房育 设备:利用原来的小蚕室,用地火龙加温,炉膛上方设沙槽,堆放洁净黄沙,可浇水补湿。如果兼用蚕室,用竹木和塑料薄膜隔成临时炕房也能达到保温保湿要求。 特点:炕房容量较大,饲养量多,饲养员在炕房内或炕房外操作,技术处理方便,保湿稍差,燃料消耗较大。 要求:熟悉炕房性能,掌握目的温湿度,在饲养过程中,如遇到湿度不足,应在炕壁或黄沙上补湿,或在蚕座上加盖塑料薄膜或防干纸。 (3)围台育 设备:在蚕架四周和顶上,围上塑料薄膜,作成围帐,蚕架下装一条烟道加温,烟道上面铺黄沙补湿,围台育帐内达到保温保湿要求。 特点:设备简单,除添置塑料薄膜外,不需另搞基建。 要求:帐内保温、保湿使用时要检查塑料膜帐,防止漏气,黄沙上随时洒水补湿,并靠湿热达到上下层温湿度均匀。 (4)防干纸育 设备:牛皮纸涂上石蜡后制成防干纸。 特点:设备简单,不需另搞基建。 要求:第1-2龄上盖、下垫防干纸,四面包折,第3龄只盖、不垫防干纸。每次给桑前30分钟揭开上盖的防干纸换气,当多数蚕儿入眠时,就不覆盖,到下龄饷食后再覆盖防干纸。 (5)塑料薄膜覆盖育 设备:聚乙烯塑料薄膜。 特点:塑料薄膜坚韧耐用,容易消毒。 要求:与防干纸育相同技术,但薄膜每隔3cm需打一小孔,孔径1mm,以便适当通气。 2.小蚕饲育标准 (二)大蚕饲育 小蚕饲育标准表 1.各种大蚕饲育方法 (1)室内蚕匾育 设备:蚕室内用梯形架或三脚蚕架插放长方蚕匾或大圆匾。每盒蚕种需备方匾30只左右。 特点:能充分利用空间,养蚕数量多,但给桑、除沙等操作时需将蚕匾逐一抽出,化工较多。 要求:用片叶和芽叶喂蚕,每日除沙1-2次。 (2)室内简易蚕台育 设备:用竹木和绳索搭成5-6层可以自由升降的简易活动蚕台,或3-4层的固定蚕台,铺上芦帘或麻秆帘,再铺白纸或蛇皮布养蚕。 特点:成本低,给桑、除沙操作方便,空间利用率略低于蚕匾育。 要求:上层蚕粪易落到下层,所以要做好蚕座干燥和防病工作,并注意蚕室空气流通。 (3)室内地面育 设备:把大蚕放在地上饲育,下地前撤一层风化石灰,做成1.5m宽的畦条,铺一层稻草,将蚕放在上面。也可满地放蚕,上架跳板以供操作,给片叶、芽叶或条桑。 特点:给桑方便,节省劳力和蚕具,在夏秋高温季节,地面温度低,还具有防高温的优点,但蚕室利用率低。 要求:蚕座撒新鲜风化石灰、稻草等干燥材料,注意蚕体消毒。 (4)室外土坑育 设备: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桑、竹园作为饲育基地。收蚁前挖好土坑,每盒蚕种挖面宽1.32m、底宽1.0m、坑深0.33m、长17m的土坑(适于片叶育或全芽育);或者面宽1.32m,底宽0.66m,深0.5m,长12.66m土坑(适于条桑育)。利用树荫或搭成棚架,棚高约1m,用草帘覆盖。 特点:土坑底小面大,蚕座自然扩大,保温保湿良好。 要求: (5)室外蚕台育 设备:利用室外走廊、屋前或空场地上,用竹、木、草帘、塑料薄膜等搭成简易“人”字棚或沿屋棚。用蚕架搭蚕台2-3层,铺上芦帘,层间相隔约80cm。 特点: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室外空地养蚕。 要求:详见室外土坑育。 (6)室外地面育 设备:地下水位较高,不适于挖土坑的地方,宜采用地面育,可利用桑树遮阴的畦面或在平坦地上设宽1.3m的蚕座两条,中间设宽0.5m人行道,蚕座上搭“人”字棚或船棚,遮阴防雨棚,两边开沟排水。 特点:给桑、除沙等操作方便,蚕体逐渐长大时需人为加以扩座,条桑育不除沙,如蚕座过高,可抽出部分桑条,平整蚕座。 要求:详见室外土坑育。 2.大蚕饲育标准 (三)木良气候的应急措施 养蚕期间,如遇不良气候条件,应采取应急措施,抓紧处理。 高温多湿的处理:经常开放门窗,促进空气流通,并做到蚕架稀、蚕匾稀、蚕座内的蚕头稀。采用多回薄饲,勤除沙,蚕 高温适湿的处理:在屋外搭凉棚,采用多回薄饲,注意通风换气。 高温干燥的处理:小蚕期可用湿匾或防干纸覆盖,多挂湿帘、湿布。多回薄饲,片叶或条桑饲育,除沙在每天早上或晚上进行用叶前桑叶叶面喷洁净水。 适温多湿的处理:微火排湿,或用青松毛熏烟,加强人工通风换气,勤除沙,多撒干燥材料。 适温干燥处理:室内挂湿帘、湿布、或在蚕座上覆盖湿匾。 低温多湿的处理:生火补温的同时排除水汽降低湿度。减少每次的给桑量,叶子切小些,多撒吸湿材料及防僵粉。 低温适湿的处理:生火补温同时注意补湿,补充升温时空气中水汽的损失。 低温干燥的处理:生火补温,同时用水盆蒸发补湿。 (四)用桑技术与管理 1.选采适熟叶:桑叶采摘、装运技术,参阅原蚕饲育的有关部分。 2.10g蚁量逐次给桑量(kg) 3.各龄用桑量的比例 4.贮桑方法 (1)小蚕期贮桑方法 ❶ 缸贮法 设备:缸、气笼、布、竹垫 特点:贮藏叶量少,适于第1-2龄用叶,保湿性好。 要求:缸内放气笼,缸底盛放清水,上置竹垫,将桑叶理齐,叶柄向下,盘放在气笼四周,缸面盖湿布。 ❷ 领条贮桑法 设备:大圆匾、领条、布(或塑料薄膜)。 特点:贮桑叶较多,适用3-4龄用叶。 要求:选择低温多湿地方,地下放大圆匾,四周用领条围起,内放桑叶,上盖湿布或湿匾。 ❸ 沙贮法: 设备:大圆匾、细黄沙。 特点:保湿性能好,适用1-3龄用叶。 要求:匾内放细黄沙,沙内喷清水,桑叶理齐后将叶柄插进沙中。 (2)大蚕期贮桑方法 ❶ 畦贮法 设备:贮桑室 特点:贮藏叶量较多,每平方米可贮桑2-2.5kg。 要求:抖松桑叶,堆成畦状,畦间稍留空隙,作为通路 ❷ 竖立法 设备:贮桑室 特点:适用于条桑贮藏。 要求:桑条梢端向上,逐捆沿壁竖立。 5.养蚕期桑叶余、缺调剂技术 余叶:用保幼激素,在第5龄中期,喷雾于蚕体表面,使第5龄期延长1日左右,将多余的桑叶吃下转变成茧丝。具体方法:每盒蚕种取1支保幼激素,加清洁水2.5kg,搅拌成稀释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蚕体表面。采用此法可增产蚕茧10%左右,但需备足1日左右的桑叶量。 缺叶:用蜕皮激素喷洒在最后一次剩余叶上,吃下蜕皮激素后可缩短龄期,提早1-2日营茧。具体方法:(1)缺叶量较少时,在见熟前将蜕皮激素稀释液喷洒在桑叶上。1支蜕皮激素(内含40mg激素)配水2.5kg(供1盒蚕种的一次叶量),均匀地喷洒在桑叶上,待蚕将此叶吃尽后捉蚕上蔟。(2)缺1-2日叶量时,在最后剩余的1-2次用叶上,连续喷洒蜕皮激素1-2次,待叶给蚕吃净后,捉上蔟营茧。(3)遇到严重缺叶时,可用2支蜕皮激素配2.5kg清水,搅拌均匀后,喷洒在最后一次剩余叶上,待蚕将桑叶食尽后,捉上蔟营茧。 (五)眠起处理 就眠与蜕皮是蚕体生理剧变的过程。这一时期气象调节、加网除沙、止桑饷食等技术运用的合理与否,对保证蚕儿健康生长、促进群体发育齐一、获得蚕茧良好收成,至关重要。详细参阅原蚕饲育p.22-24。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