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童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童心 童心王统照著。1925年2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收《初冬京奉道中》、《春梦的灵魂》、《夜泛平湖秋月》等诗90首。 ☚ 新梦 晚祷 ☛ 童心 童心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明李贽针对理学家虚矫的文风、复古派拟袭的流弊而提出的创作观念。语见其《焚书·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夫童心者,真心也。”其所谓童心,即是未受“闻见”、“道理”障蔽的先天的纯真的赤子之心。“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故为文之要,实在“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李贽对“闻见”、“道理”的指责,显然是针对当时居于正统地位的理学而发,同时也批判了当时复古派肤廓拟袭的流弊。指出以童心为文,则“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李贽童心说表现在文艺创作观上便是追求自然真实之美,其精神与晚明汤显祖、徐渭、袁宏道等所代表的新思潮是相通的。但另一方面李贽童心说也明显地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所谓“最初一念之本心”实近于王学之“良知”,是一种先天的“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王守仁《答陆原静书》)。李贽以之论文,遂笼统地反对一切外来的闻见和道理,尤其是过分地强调了最初一念的绝对纯真,这样便割断了作家主观世界与客观现实的持续的有机的联系,使童心说带有一种任意的唯心的倾向。 ☚ 独抒性灵 性灵 ☛ 童心tóngxīn儿童天真纯朴的心理;像儿童一样天真纯朴的心理 童心tóngxīn〈名〉儿童天真无邪的心,也指像小孩子一样的天真纯洁的内心:童心未泯。 童心tóngxīn天真纯朴的心。 同心;童心◉ 同心tónɡxīn 动 齐心。〈例〉~协力/ 众人~,黄土成金/ 只要我们~同德,团结一致,就能走出草地。〈近〉齐心。〈反〉离心。 童心tóng xīn名词。 各种心情 各种心情个人的心情:私怀 ☚ 心境 心情急迫 ☛ 脾气 脾气性情脾气:性气 ☚ 秉性 本性 ☛ 童心明李贽用语。指绝假纯真之心。“童心者,真心也。”童心初为“穿衣吃饭”、“趋利避害”的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要为外界见闻所扰,便会失去“童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为保持“童心”,必须坚决排斥见闻,警惕圣贤的说教。 童心 童心字菱石。明代书画家。年少力学,工楷书。郡中扁额屏记多出其手。曾书文待诏诸帖,近于神似。80余岁,犹于灯下写唐人绝句于瓜仁上。 ☚ 俞镇 王彦文 ☛ 童心 童心诗集。王统照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2月初版。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共收作者写于1919至1924年的诗歌92首。内中有《童心(弁言)》、《初冬京奉道中》、《鹁鹁鸪》、《铁道边的小孩子》、《蛛丝》、《紫藤花下》、《秋天的一夜》、《爱情》等。《童心(弁言)》可以代表作者这个集子中诗作的主旨:“吹着曼韵的笛声;/苦楚,烦郁,失望与欢愉,长思与沈虑,都似从其中传出。/他的“童心”之魂,或能在这幽静的时光中来莅?” ☚ 鲁南子弟兵 愤怒的火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