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韭花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韭花帖 【简介】: 五代·杨凝式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七行,共六十三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 【集评】: 明董其昌《容台集》:“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杨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淸杨守敬《学书迩言》:“醇古淡雅,实足爲三唐之殿,李西台未足以相拟也。” 【赏析】: 黄庭坚有一诗:“世人竞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下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此诗可谓《非花帖》最佳之注脚。《韭花帖》实可谓五代一《兰亭》也。 《韭花帖》最大的风格特徵就是“萧散”。此帖乃杨凝式一封信札。信中所述他午睡醒来,腹味舒适,恰逢人馈赠韭花所作食品,非常可口,执笔以示谢意。正是閑适之极的光景,提笔作书,是否能接近王羲之兰亭雅集之后的心情、兴致呢?玩味《韭花帖》之间,实有“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之感会。 捕捉《兰亭》的意态,是《韭花帖》对晋唐传统最爲深刻的理解和表现。也是开啓两宋书风的桥樑。苏东坡、黄庭坚等对杨凝式推崇备至,必有这种对传薪者的敬重。《韭花帖》对后世的影响是超越了两宋,直到明代董其昌,亦是其热心的追寻者。 回过头来,我们再欣赏一下《韭花帖》的萧散之处。除了它的意态而外,最大的特色乃是它的章法的奇特。唐以来,书作均讲气与力,唐人严格的法规,创造了大批神完气足的巨制。杨凝式此帖著意在行气上的变化,它并不用浪潮似的行气之法,而是用閑庭信步似的悠閑,有意无意,走走停停,以至字与字之间拉开了不等的远距离,最后在章法上造成了行距和字距的倒挂,即行距小于字距。这都是《兰亭》所未有的格局,然而却是创造性地捕捉到了那种旷达、高远的情怀韵致。这一点,却是董其昌“东施效颦”,但得其形所难企及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