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襄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襄阳 古城名。 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区、汉江南岸,春秋时为楚国北津戍。汉置襄阳县。 东汉曾为荆州牧治所。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魏武帝平荆州,分南郡、南阳两郡之地置襄阳郡。 东晋于此侨置雍州、梁州,西魏改置襄州。唐为襄阳郡、襄州治所,宋称襄州襄阳郡,后升为襄阳府。元置襄阳路,明、清复为襄阳府。民国初废府置襄阳道,旋废。1950年,襄阳城区与樊城合建襄樊市,今属省直辖,城郭建置据说春秋时即有,历代修筑,城池坚固,素有“铁打的襄阳”之说。迨至元末,城垣大部被毁。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太祖又于旧址重建扩筑。城墙高约8米,周6公里,城门6座,四角皆建子城,各为角楼。 此后屡建屡修。西北角有子城名“夫人城”,相传为东晋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城北当汉水之曲,与樊城隔水相对。南牵岘山,西南列山如屏,群峰雄峙。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东道武汉,西控商洛,北通南阳,南制江陵,向被称作“天下之腰膂”。自古攻守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尤在魏晋南北朝时争夺激烈。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围攻襄阳,夜袭岘山时受箭身死,被刘表军乘机反击,大败于此。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6年),秦苻坚遣大军攻襄阳,东晋朱序固守8个月。东晋太元四年秦军又突袭,破襄阳。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134年),岳飞大破李成守军,收复襄阳城。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蒙古遣大军进攻襄阳、樊城,襄樊军民坚守5年,两城方被蒙古军攻破。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王权曾率起义军坚守襄阳,后被元军攻破。 194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在襄樊地区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此即“襄樊战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