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腺炎(麦粒肿)
睑腺炎也称麦粒肿,为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侵入眼睑内的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眼睑皮脂腺(或毛囊)感染者称外睑腺炎(彩图7),俗称“挑针眼”;睑板腺感染者称内睑腺炎(彩图8)。
外睑腺炎初起表现为睑水肿、充血,明显压痛,近睑缘部位可能触及硬结,3~5天后软化,形成黄色脓点,可自行穿破皮肤,排出脓液。红肿迅速消退,症状缓解。多数在一周左右痊愈。亦可不经穿破排脓,而自行吸收消退。若致病菌毒性强烈,或病人抵抗力低下,则炎症反应剧烈,可发展成为眼睑脓肿。若不适当地对病灶进行挤压或过早施行手术,则有蔓延成蜂窝组织炎、海绵窦血栓及败血症的危险。
内睑腺炎因受紧密的睑板组织的限制,一般范围较小。睑结膜面呈现隆起、充血、其中心可有黄色脓点,多可自行穿破睑结膜而痊愈。治疗包括湿热敷或用蒸汽熏患眼,每日3次,每次15~20分钟,眼睑局部及结膜囊涂以消炎药膏。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可全身给予磺胺或抗生素。当化脓灶已局限化,并已形成脓肿时,则应切开排脓,外睑腺炎的切口须与睑缘平行,并予充分引流,切不可任意挤压或穿刺。对睑腺炎造成的慢性肉芽肿性硬块,可在急性炎症控制后进行手术。对反复发作的患者,要求经常保持眼局部清洁,矫正屈光异常,注意全身情况(如是否有糖尿病),保持大便通畅,提高身体抵抗力,并可采用自身疫苗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