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裙
《广韵》渠云切,平文,羣。 ❶ 古谓下裳,男女同用。今专指妇女的裙子。《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衣大练, 裙不加缘。”{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裙》:“古之前制, 衣裳相连, 至{周文王}令女人服裙, 裙上加翟衣, 皆以绢爲之。”{清}{纳兰性德}《五色蝴蝶赋》:“若有绣于冰绡雾縠之裠者, 必非{汉}宫{亦凤}所能留。”{茅盾}《虹》一:“〔她们〕穿一件月白色软缎长仅及腰的单衫, 下面是玄色的长裙。” ❷ 比喻围在物体下边, 像裙子的东西。{刘心武}《钟鼓楼》第六章:“请人用油漆漆出半截‘墙裙’。” ❸ 指帽缘周围下垂的薄纱细网。《隋书·礼仪志六》:“皇太子在上省则乌纱, 在永福省则白纱。又有缯皁杂纱爲之, 高屋下裙, 盖无定準。”{宋}{孔平仲}《孔氏杂说》:“{齐}{隋}妇人施幕帷全身障蔽也, {唐}{永徽}以后, 皆用帷帽, 拖裙到颈, 渐爲浅露, 若今之盖头矣。”{宋}{洪迈}《夷坚丁志·王从事妻》:“忆亡妻在时, 最能馔此。每治鼈裙, 去黑皮必尽, 切脔必方正。”{宋}{陶岳}《五代史补·周·僧赋牡丹诗》:“老僧无他愿, 但得鹅生四只腿﹑鼈长两重裙足矣。” ❹ 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