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厣草
中药名。 见《本草拾遗》。别名:地连钱、抱树莲、抱石莲。 为水龙骨科植物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多年生附生草本。 根状茎细长,绿色,匍匐;鳞片疏生,黄褐色,透明,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不规则分叉,上部细长,全缘。叶柄基部有节,密被鳞片;叶疏生,异形;营养叶近无柄或有短柄,圆形或椭圆形,全缘。 孢子囊群多连合呈线形,位于中脉与叶缘之间,不具子囊群盖。孢子近肾形,透明平滑。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夏、秋采收。 味辛,性凉。清肺止咳,凉血解毒。 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痈肿,疥癞,跌打损伤,风火牙痛。内服:煎汤,9~18克(鲜者60~12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❶ 治吐血,衄血:螺厣草水洗,擂酒服(《朱氏集验医方》)。 ❷ 治肺痈咳脓:螺厣草60克,冰糖15克。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❸ 治肺热咳血:螺厣草120克。猪肺120克加水适量,煎成一碗,分两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❹ 治小便后出鲜血数点而不疼,如是一月,饮酒则甚:螺厣草汁1器,入少蜜,水进二服(《陈日华经验方》)。 ❺ 治痞块:螺厣草30克,炖猪大肠服食(《贵州民间药物》)。 ❻ 治小儿头疮:螺厣草日干为末,和轻粉、麻油敷之(《杨氏家藏方》)。 ❼ 治手指肿毒及指恶疮,消毒止痛:螺厣草捣烂敷之(《寿域神方》)。 ❽ 治创伤出血:螺厣草茎心,捣匀后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❾ 治牙齿虫痛:螺厣草,不拘多少,以水缸下泥捣成膏,入香油二、三点,研匀,贴于痛处腮上(《乾坤生意》)。 ❿ 治风火牙痛:螺厣草茎心15克。 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全草含蕨甾醇、蜕皮松、蜕皮甾酮、伏石蕨甾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