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脐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脐疮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脐周皮肤红肿热痛或形成脓疡的病证。出《诸病源候论》卷50《小儿杂病诸候·脐疮候》中:“脐疮,由初生断脐,洗浴不即拭燥,湿脐在脐中,因解脱遇风,风湿相搏,故脐疮久不瘥也。”又称脐中生疮。脐疮多由断脐时剪、扎、包裹所用物品不洁,或淋浴洗濯,脐带为水湿所侵;或护理失宜,脐部受尿液浸渍,以致水湿侵入脐中,或解脱不慎,风冷入侵脐部,以致水湿、风冷诸邪壅聚搏结为患。 湿重者脐窝湿润浸淫不干,或兼赘肉增生,邪郁化热生腐侵蚀四周,则脐中皮肤红肿化脓,甚至脐边青黑变色;或因脐部护理不当,脐带为衣服磨擦过早脱落,或因暴力牵拉脱落,脐根创口未愈,风、湿诸邪乘机入侵,郁结脐部,化热生脓成疮。临证可见脐带脱落前后,脐部有水液渗出,或有程度不同的红肿,致脐带创口久不愈合。 其轻者为脐湿,脐肿不甚显著,仅有少量水液由脐部时时渗出。重者为脐疮,脐部红肿化脓成疮,脐疮向四周扩散,可引起毒邪内陷,流窜经络,发生变证,治宜清热解毒,胜湿收敛。若脐窝湿润浸淫不干。治宜敛口胜湿,先洗净脐窝内分泌物,揩干后敷渗脐散、白石脂散、绵茧散。 亦可用单味煅炉甘石粉,或用煅石膏粉、乌贼骨粉敷脐。若脐窝湿润而兼赘肉附生者,赘肉较少者可用炉甘石散、千金敷脐散胜湿去腐,较大者可在消毒无菌情况下,剪去赘肉,再敷以上述敷药。 若脐周红肿化脓,脐边溃烂,渗液有臭味者。宜清热解毒,生肌敛口,可用金黄散、神效散、或大青膏等掺撒、贴敷、内服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脐疮兼发寒热者,内服祛风清热解毒之剂,方用清热解毒饮、犀角消毒饮、清瘟败毒饮随证加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