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柱络石
【名称出处】:《安徽中药名录》 【概况】: 基源 为夹竹桃科络石属植物短柱络石的茎藤。 原植物 短柱络石Trachelospermum brevistylum Hand.-Mazz. 形态 木质藤本,长2m,具乳汁。叶狭椭圆形,长5~10cm,宽3cm,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钝至宽锐尖;叶柄长2~5mm。花序顶生或腋生,比叶为短;花梗长5~7mm;苞片披针形,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2mm;花白色,花冠筒长4.5mm,向花喉部渐细,裂片斜倒卵形,长6~7mm;雄蕊著生于花筒的基部,花药全部隐藏;花盘裂片离生,长及子房之半。 蓇葖叉生,线状披针形,向顶端渐尖,长11~23.5cm,直径0.3~0.5cm,外果皮黄棕色;种子长圆形,长1~2.8cm,直径1.5~2.5mm;种毛色白绢质,长2.5~3cm。花期4~7月,果期8~12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3卷.222页.图版7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0~1100m山地空旷疏林中,缠绕于树上或石上。 分布于福建、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药性】: 主治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风湿痹痛。”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广西植物名录》:“治风湿痹痛:短柱络石9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