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公无渡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这首诗在《乐府诗集》中编入“相和歌辞”。箜篌,又名空侯、坎侯,出自西域。其体曲而长,二十三弦,抱于怀中,两手齐奏。也有人说用木拨弹。崔豹《古今注》云: “《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发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凄怆。曲终,亦渡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丽玉伤之,乃作《箜篌引》而写其声,名曰《箜篌引》。”“引”是歌的意思。

诗中的“公”犹言“翁”,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无”,通“毋”,别,不要的意思,禁止之辞。全诗大意是说:您先生不要渡河,可您先生竟然渡河,堕入河中淹死,我把您先生怎么办!全诗四句,一气呵成,每句一顿,每顿愈深,叙述出悲惨事件的完整过程,抒发诗人惋惜、悲痛、悔恨之情,真切而深刻。

叙述方式上用的是第二人称:每句都有“公”字。 (第三句“堕河而死”主辞是“公”。)这是面对逝者倾诉亲人悲泣与哀悼的表达方式。

全诗又以“河”为韵,前三句都有“河”字,这是诗中主人公遇难之所在,亦是诗人目击心伤之所在。全诗以“公”字与“河”字连锁全篇,体现了诗人全部思绪倾注萦系于此,造成回环往复、缠绵凄恻、沉痛莫名的艺术效果。结句含不尽之意。


《公无渡河》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

当奈公何!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六引·箜篌引》

这首歌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晋·崔豹《古今注》介绍此歌的本事说: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早起撑船,见一白首狂夫横渡急流。其妻追至,阻挡不及,堕河而死。妻子在弹着箜篌凄怆地唱完这支歌后,也投河自尽了。这一对夫妇都投河而死,是为了什么?则语焉不详。依据《古今注》的记叙,余冠英先生认为, “这是汉乐府里最短的歌辞,和最长的《孔雀东南飞》同是写夫妇殉情之作。”(《乐府诗选》)然而,从“白首狂夫”的形象和妻子追赶阻拦的情景来看,显然不会是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悲剧。他们想必是在经历了一个极其惨重的社会打击或生活挫折之后,才双双走上绝路的,悲剧的发生可能有着更为深广的现实因素。因此,把本诗与反专制礼教的悲歌《孔雀东南飞》相提并论,恐怕不太恰当。

如果不拘囿于崔豹所录载的本事,那么另一种阐述也许对我们很有启迪: “《公无渡河》,慎所往也。世患无常,君子不轻蹈之。”(朱止溪语)“则如《公无渡河》,或假作劝止其人之词,或相戒免祸之作,不必夫妻也。”(朱秬堂语。均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卷四。)也就是说,诗歌是借对冒险涉河不幸溺死事件的劝止痛悼,来隐喻寄寓世途凶险当谨慎行事的人生哲理的。这样“劝世免祸”也就成为本歌的重要内容了。

这首歌辞虽然短小浅显,却意激词促,表达了一种极为深挚真切的情感。四句歌词简捷凝重,一气贯注:“公(对男性长者或平辈的尊称)无渡河”,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劝阻呼告; “公竟(终于)渡河”,表现出拦阻不及的无限痛惜和憾恨。“堕河而死”,惨剧迅即在眼前发生了; “当奈公何!”——该把你怎么办呢!以万般无奈的哀悼收束了全诗。清人张玉谷评此歌说得好: “逐句停顿,一气旋转。尤妙在末四字,拖得意言不尽。”(《古诗赏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