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茎线虫病
又称甘薯糠心病。 甘薯的一种线虫病害。病原物为垫刃目的破坏性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 病苗茎部病斑青绿色,无明显边缘,病苗矮小,叶黄。 大田生长期常在主蔓基部(拐子)发病,病部表面黄褐色,龟裂,内部糠心,严重时可糠心到顶。 病株蔓短,生长迟缓,有时主蔓枯死。病薯块有两种症状类型,但以糠心型为主。 ❶ 糠心型。薯块内部糠心,皮层完好,但重量明显减轻。 ❷ 糠皮型。仅薯皮由青色变至暗褐色,有时稍凹陷并发生龟裂,近皮下的组织干腐而内部尚好。 后期两种病薯块均可发展成为既糠心又糠皮的混合型症状。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随收获的薯块在窖内越冬,也可以幼虫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从苗端新根或小薯块表面通过口针穿刺直接侵入(大田期),伤口有利侵入。 线虫在适温(26℃)下,20~30天完成一代。连作发病重,湿润的砂土有利发病。 防治措施:选用无病种薯和种苗,种薯入窖前进行高温处理(35~37℃,96h),实行轮作,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病残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