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佐良论读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佐良论读书 王佐良(1916- ),浙江上虞人。 文学翻译家。自幼爱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喜读鲁迅和郭沫若的著作。中学时已发表短篇小说,并接触英美文学作品。后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战后赴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 他认为,尽管人类“已从印刷品时代进入音响品时代,……然而书香仍是诱人的。黑色的文雅字体,印在雪白的纸上”,其美学效果是计算机字体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还有“读书的乐趣”(《读书随感录》)。 他觉得到图书馆读书固然书多而且方便,但总令人有一种“气闷之感”,远不如自己坐在那“怎样凌乱,不够现代化,但是有桌子有台灯的熟悉的老房,慢慢地而不是抢时间地读几本心爱的书”来得轻松和惬意。他喜欢把早饭后的半小时读“难懂”的书,此时一天的“门市”还未开始,心情比较平静、注意力比较集中,可以慢慢读懂读透。虽然经得起这样读的书并不多,“但真正的碰上了也就越读越有味”。还认为冬天里读书,虽冷,但也“叫人振作”。 读了一会书,然后“合上书到宽阔的田野里去大步疾走,让冷空气刺激头脑”,再“回到温暖的屋子里,打开书,再看看”,这时,“每个字都特别清楚了”,而“往往在这种时候,一本明天的书在暗中产生了”。主要有剧本《考验》、《雷雨》(英译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