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湖南新旧文学之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湖南新旧文学之争

五四运动后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湖南新旧文学之争非常激烈。

五四前后,旧文学以李澄宇、傅雄湘、郑际旦等为代表,反对新文学的兴起。1923年章士钊在北京主办《甲寅》杂志,诋毁新文学。20年代末,湖南省长何键提倡尊孔读经,推行“中小学文言运动”。

但湖南的新文化运动也特别高涨,针锋相对。五四后,长沙一些有名望的中学校长、教师如朱剑凡、陈宿凤等,他们大都在国外学习过,主张学校应教白话文。杨树达曾于1919年7月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教育与文学》,主张学校应教一些白话文和外国文学,并立即得到毛泽东等的赞成,在《湘江评论》增刊上发表文章与之相呼应。

1924年,教师赵景深、王鲁彦、陈子展等在长沙主办《野火》周刊,猛烈抨击当时省政府秘书傅雄湘反对白话文的谏言,傅雄湘不得不离开长沙回醴陵“避风”。1928年陈子展曾发表《文言文——白话文——大众语》文章,从历史演变角度驳斥固守旧文学的思想观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