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
挤压是指在患处相对应的二部位,同时施以方向相对的压力,以进行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
挤压手法历代伤科医著均有记载,如《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云:“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要“撙捺相近……。”元代危亦林治多处骨折、脱位使用了“搦”法,《普济方》、《证治准绳》等医著所载多种骨折、脱位整复法均有使用“揣捏平正”、“按捏骨平正”等手法。近代,则将这些相近似的手法,根据其对局部作用力的方式,归纳为“挤压”。
施行挤压手法时,应使分离的骨或骨碎片向中央靠拢。挤压手法适用于斜或螺旋骨折断面分离,或横断骨折仅有侧方移位, 或骨折经初步整复有断面分离、对位不良,或个别关节如下桡尺关节脱位。
操作时可用单手或双手,挤压的方式可分横向挤压和纵向挤压。如股骨干骨折经整复,但对位未够满意时,常用双手掌分别置于侧向移位的局部,同时对向挤压以纠正侧方移位,这就是横向挤压,亦称横挤。纵向挤压常用于长管骨骨干横形骨折整复后,为使骨折面更为吻合或嵌插牢固,或检查长管骨干骨折的复位是否成功,常沿骨干的纵轴对向用力,称纵向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