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挤压综合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挤压综合征

病名。即肌间隔内压力增高而造成间隔内血循环、肌肉、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功能障碍,组织坏死,进一步恶化而导致的,以高血钾、高血磷、肌红蛋白血症及肌红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挤压综合征

肢体软组织受到挤压后(如地震、爆炸、房屋或重物倒塌事故等)发生的局部和全身的反应。在移去这种挤压的重物后,即会突然出现损伤性中毒,产生尿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立即纠正休克和酸中毒,保护肾功能,若中毒症状严重,为了挽救生命,可考虑截肢。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

指挤压伤后,出现受压部位肿胀,并有肌红蛋白尿及高血钾症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可分为肌肉挤压性中毒症、筋膜间隙高压症及周围神经挤压伤三种。治疗同挤压伤,积极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治疗的关键。

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

人体富于肌肉的部位因长时间受压或其他原因造成局部循环障碍,结果引起肌肉缺血性坏死,出现以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挤压综合征。本征多在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及战时发生,如车祸、塌方、倒房、地震、爆炸等,使肢体或躯干受土方、石块的压砸掩埋,或暴力挤压而致。肢体上止血带时间过长、断肢再植失败、昏迷、沉睡时长期固定体位的自压,骨-筋膜室综合征,均可发生本征。
肌肉组织缺血和坏死过程中,可相继释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肌酸及其他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可直接引起肾组织、细胞的损害及肾小管堵塞;又可通过其引起的全身反应(如休克),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肾血管痉挛,肾微循环短路,血管内凝血等,导致肾皮质缺血、肾小管坏死,终致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局部伤处肿胀,尤其在外部压力解除后出现,且逐渐增加。局部皮肤有压痕、变硬、皮下淤血、张力增加,并可在其周围形成水疱。临床上可分为三期:
❶少尿期: 持续2~14天左右,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比重不超过1.020。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尿毒症。
❷多尿期: 尿量增多,渐至24小时3000ml以上。由于大量排出水及电解质,如不及时补偿,可致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❸恢复期: 症状逐渐消失,血化学检查亦趋正常但仍表现倦怠、乏力、消瘦及贫血等。有些病例上述分期并不明显,诊治中应予注意。
凡挤压伤后出现肌红蛋白尿、少尿或无尿持续2天以上,可诊断为本征。为测定有无急性肾功能不全,可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0ml,半小时内静脉注入完毕;如每小时尿量仍不足40ml,则表示有急性肾功能不全。
治疗 (1)现场急救。尽早解除挤压,伤肢制动,将其暴露并用凉水降温。凡受压超过45~60分钟以上者,一律服用碱性饮料或用5%碳酸氢钠150ml静脉滴注。既可利尿,又可碱化尿液,预防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2)早期手术。经抗休克处理后,如局部明显肿胀,张力高及有主要血管神经受压者,应及时切开减张,清除坏死组织,引流伤口。如伤肢伤势过重而难于保留,尤其是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危及生命安全时,应及早截肢。
(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根据临床及血化学检查,以及各期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适量补充液体,调整液体中电解质和酸碱物质的含量,或借人工透析法,把血液中过多的氮质、水和钾离子等透析出来。
(4)利尿。通常用甘露醇作静脉点滴,以减轻肾小管细胞水肿,并通过排尿的冲洗作用,以防止或解除管腔内肌红蛋白等堆积和堵塞。

☚ 创伤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骨一筋膜室综合征 ☛
000084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