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汤
【方源】: 《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异名】: 泄热泽泻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组成】: 泽泻二两 生地骨皮五两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两(洗) 石膏八两 柴胡三两 茯苓三两 生姜三两 竹叶(切)五合 人参二两 桂心一两 莼心一升 【用法】: 上切。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用】: 通脉泻热。 【主治】: ❶ 《外台》引《删繁方》:上焦实热而致漏气,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热。 ❷ 《圣济总录》:上焦热结,饮食不下。 【宜忌】: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醋、生姜。 【方论选录】: 《千金方衍义》:漏气者,风热闭其腠理。 上焦之气悍慄滑疾,经气失道,邪气内著,乘饮食入胃,枢机开阖之时,蒸发热汗从头身背阳位漏泄,虽言热在上焦,而三焦之源实从下发,故取五苓散中泽泻、桂、苓下通膀胱气化;小柴胡汤中柴胡、姜、半、参、甘中清胆腑枢机;竹叶石膏方中石膏、竹叶、半夏、甘、参上散胃中蕴热。相配之妙,尤在人参助诸药力,桂心鼓诸药性,莼心专泻胃热,骨皮专走三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