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梆子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梆子腔 【条目出处】:见第九十三回 【释文】: 我国北方地方戏曲剧种,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器,以按节拍,唱腔高亢激越。 明末已流行,首先形成的是陕西梆子(秦腔)。清代中叶最盛。 李斗《扬州画舫录》:“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弋阳腔、梆子腔、啰啰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作于乾隆九年(一六七〇)的张坚《梦中缘序》云:“长安(按指北京)梨园称盛”,观众“所好,惟秦声、啰、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梆子腔系统除陕西梆子外,还有山西梆子、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只写到昆山腔、弋阳腔(高腔),而高鹗续作则写到梆子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