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松木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松木皮

【概况】:

异名 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

基源 为松科松属植物马尾松或同属一些植物的树皮。

原植物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余项参见“松节”条。

。【化学】:

含树脂酸、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新松香酸,偶见含南洋杉酸(Imbricataloic acid)[1]。尚含鞣质[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9 [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59

【药性】:

功效 祛风,胜湿,祛瘀,敛疮。

主治 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肠风下血,远年久痢;痈疽久不收口,金疮,汤火伤。 ❶ 《纲目》:“痈疽疮口不合,生肌止血。治白秃,杖疮,汤火疮。


❷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预防痢疾:松树皮、橄榄树皮、杨梅树皮,去外层粗皮,煮水吃。”
❷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痢疾:松树皮(越久越好)、艾叶、地榆炭各等份。焙枯存性研末。用粳米煎浓汤,每次冲服1汤匙,1日3次。


❸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臁疮:松树皮、芭蕉叶。焙干研末,用桐油调搽患处。”
❹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骨折及骨碎:初生松树二层皮(捣烂),鸭蛋清8个。首先把断骨固定,然后将此药外敷,另用鲜黄柏皮(即用整大块)水浸软外扎。2天换1次,连换3次。”
❺ 《柳州医话》:“治汤火伤:松树皮(自剥落而薄者更良)阴干研细,入轻粉少许,生油调敷。如敷不住,纱绢缚之。”
❻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炎:松树皮(去粗皮)、锦鸡儿根、茜草、络石藤各15g,虎刺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备急千金要方》:“治久痢:赤松皮(去上苍皮)切300g为散,面粉和30g服之,日3,差即止。”
❷ 《杨氏家藏方》:“治肠风下血过多:松木皮(先刮去粗浮者,取贴木嫩皮)锉细,焙令半干,再入铫子内,慢火炒干,为细末。每服3g,入腊茶3g,白汤点服,食前。


❸ 《永类钤方》:“治金疮:古松皮,煅存性,研末搽之,最止痛。”
❹ 孟河四家医集《青囊秘传》:“治妇人裙边疮:青松二层皮,去外皮,烧存性,为末,香油调敷。”
❺ 《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治烧伤:老松树皮烧成炭。研为极细末,过筛。清疮后,患处有渗出液或化脓时,直接撒粉;无渗出液者,用香油调成糊外敷。


❻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发背溃烂:老松树皮,烧炭成性,研末,香油调搽。”
❼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崩漏:松树二层皮(烧灰存性)15g。开水冲服。”
❽ 《经验良方》:“治小儿头疮浸淫(名胎风疮):古松皮入豆豉少许,瓦上炒存性,研末,入轻粉、香油调涂之。”
❾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皮肤瘙痒症,漆疮,湿疹:松树皮煎汤熏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