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砂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砂草 【概况】: 异名 小丹参(《植物名实图考》),单叶血盆草(《四川中药志》),气喘药、红五达(四川)。 基源 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血盆草的全草。 原植物 血盆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 var.simplicifolia Stib.(S.delavayiLévl.;S.tsaiana Stib.;S.cavaleriei auct.non Lévl),又名罗汉草、破罗子、翻背红、退节草(四川),红青叶(贵州),叶下红(云南)。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载:“小丹参,江、湘、滇皆有之,叶似丹参而小,亦如丹参,色淡红,一层五葩,攒茎并翘。”所述及附图即本变种无疑。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单一或分枝,高12~32cm。叶全部基出或稀在茎最下部著生,通常为单叶。 叶片心状卵圆形或心状三角形,稀3出叶,侧生小叶小,叶片长3.5~10.5cm,宽约为长之1/2,顶端锐尖或钝,具圆齿,无毛或疏被柔毛,叶柄常比叶片长,无毛或被开展疏柔毛。轮伞花序2~6花,疏离,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花序疏被贴生细柔毛,无腺毛;花紫色或紫红色,内面在冠筒中部生有疏柔毛毛环,冠筒长约3.5mm,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下唇与上唇近等长,中裂片倒心形,侧裂片卵圆状三角形;能育雄蕊2枚,伸出花冠上唇之外,药室退化,增大成足形,顶端相互联合,退化、雄蕊短小。 小坚果长椭圆形,长约0.8mm,黑色,无毛。花期7~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671页.图529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60~2700m山坡林下或沟边。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 【药性】: 性味 苦、辛,寒。 ❶ 《贵阳民间药草》:“苦、辛,寒。” 功效 凉血,止血。 主治 吐血,咳血,鼻衄,血痢,血崩,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藕节,治吐血。 ❷ 配栗寄生,治吐血及红崩。 方选和验方 ❶ 《贵阳民间药草》:“治吐血:朱砂草9g,栗寄生、藕节、朱砂莲各9g。煎水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