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
[结构] 复句式:因果关系。 [释义] 乐曲格调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很少。比喻品德高洁,不为人所理解,难得知音。现多比喻作品艰深高奥,能理解的人很少。曲:曲调。 和:跟著别人唱。寡:少。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三国·魏·阮瑀《筝赋》:“曲高和寡,妙伎难工。” [功能、例句] 多作宾语。 郭沫若《贾长沙痛哭》:“说他把自己比成屈原,把陛下比成楚襄王,真真是‘曲高和寡’呢。”《老残游记续集》五回:“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 [附条] ❶ “唱高和寡”。晋·支敏度《合维摩诘经序》。 ❷ “调高和寡”。宋·刘敞《和江邻几雪轩与持国同赋二首》。 [同义] 阳春白雪 艰深晦涩 [反义] 下里巴人 雅俗共赏 老妪能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