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结构] 连动式。 [释义] 堵著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做法。掩:遮盖。盗:偷。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遽矫其耳。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朝觐官进献》:“夫既曰官银,那有无碍之理,真掩耳盗铃也。”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红楼梦》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 ❷ 作定语。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事实的真相,每个人民心头是雪亮的。” [附条] ❶ “掩耳偷铃”。北宋·重显《雪窦四集·颂古集》。 ❷ “掩耳盗钟”。《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 ❸ “塞耳盗铃”。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 ❹ “盗铃掩耳”。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 ❺ “掩耳”。 宋·崔敦礼《刍言》。 [同义] 掩鼻偷香 掩目捕雀 自欺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