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分析基本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是专门研究如何有效提高客观经济效果的科学。故又称“技术经济学”或“工程经济学”(苏)或“经济工程学”(欧美)。属于生产力经济学的范畴。 1.技术经济分析的对象 是指技术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具体说,就是根据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从理论与方法上研究如何将技术政策、技术规划、技术施措和技术方案作最佳结合,以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技术经济分析的任务 是从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中,综合制造方和使用者的要求来探求技术上的优化参数,使之到达最佳的功能;并创新技术,以节约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具体说,就是以技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等活动,从多种方案中正确合理地选择较优的技术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技术经济分析的特点 (1)分析论证的系统性。是把分析对象的各个目标、各种因素,包括技术、经济、对象自身的及相关的各种因素,当作一个整体系统来全面分析论证,以避免狭隘性和片面性。 (2)解决问题的预见性。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活动都是在问题出现以前进行。因此,要求论证时,尽可能准确预测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使分析的结果尽量接近于实际。 (3)分析过程的优选性。是指为解决一个论证课题,总是对多种方案进行综合的对比评价,从中选出比较最优的方案,它是方案的优选过程。 4.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 包括各种宏观的和微观的技术政策、规划、措施和方案的论证与优选。对技术经济方案,又包括设计阶段、评价阶段、选优决策阶段和实施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5.技术经济分析的标准 即衡量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的标准。好的经济效益是力图在一定时期内,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最省的劳动耗费获得最多最好的使用价值、或者以最快的速度、最省的劳动耗费获得同样多同样好的使用价值;或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劳动耗费获得最多最好的使用价值。 具体衡量标准,就是技术方案的有关经济指标,见表2-18。 表2-18 技术方案的经济衡量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