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为目标, 在合理划分政府间收入和事权的基础上, 采用科学的方法,核定各政府的“标准收入能力”和“标准支出需求”,据以确定均衡拨款;同时辅之以必要的专项拨款。其基本特征是公正、公开、规范。结合甘肃省实际,建立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甘肃省选择了一些客观性和政策性因素, 采用相对规范、尽量切实可行的办法,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逐步向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靠拢, 最终实现与目标模式接轨。1995年中央对地方实行 “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1996年,甘肃省对地、县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在中央给予甘肃省转移支付补助额(7 000万元)十分有限,省级财力不宽松的情况下,省上又挤出6 000万元资金用于加大对地、县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对民族州、县增加政策性转移支付照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部分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工资发放的困难。1997年省上按照科学、公正、合理和规范的原则,进一步修改完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引入激励机制, 用 “标准收入”代替原来的 “标准财力”,调整对“标准财政供养人口与实际供养人口”的差额奖惩比例,增加考核的税种和支出因素。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2亿元,加上中央对甘肃转移支付1.3亿元,转移支付总额达到2. 5亿元, 比上年增加92%。 ☚ 改革开放二十年甘肃财政 政府采购制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