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集校】: 洪兴祖: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校语:通,一作开。 朱熹: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 黄省曾: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汪瑗: 毛晋: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慽。 校语:通,一作开。 慽,宋本作蹙。 戴震、汪梧凤:懆郁郁而不开兮,蹇侘傺而含慼。校语:懆,俗本作惨,非。 开,一作通。 刘师培:《旧事》引通作开。 陆侃如:惨懆二字古通。《诗·白华》“念子懆懆”,《释文》云“本作惨惨”;又《北山》“或惨惨畏咎”,《释文》云“惨本作懆”:可证。 戴説非是。[按,《音义》爲汪梧凤所作,陆称戴説,实爲汪説。 ] 刘永济:惨或作 姜亮夫:郁,朱本作 沈祖緜:通,《释文》一作开。 《渚宫旧事》三亦作开。 王校通。含,《渚宫旧事》三作舍。 王未校。 朱季海:据《注》自可作开,《渚宫旧事》録《哀郢》正作开,作开是也。《悲回风》:“心鞿羁而不开兮”,语与此同,今又 蒋天枢:惨郁郁而不开兮,蹇侘傺而含蹙。 校语:黄本,夫容馆本作“开”。从黄本,夫容馆本作“含蹙”。 王泗原:舍是含的 懆字今本作惨,是隶变。。【集释】: 王逸:中心忧满,虑闭塞也。 怅然住立,内结毒也。 汪瑗:惨,感伤貌。不通,言愤懑之气填塞于胷也。 侘傺,犹仿偟也,失志貌。 蹙,促也。含蹙,言心中之局促也。 此章言己废斥之久,而忧思之深也。 黄文焕:忧忧相接,非但一伤矣。 郁郁侘傺,比向之蹇産 王夫之:前皆敍迁者之 顷襄迁原于江南,其迁都于陈,原不与同迁。寻 东迁之役,原所不欲,谗人必以沮国大计爲原罪而谮之,故重见窜逐。其伤心悲歎者,于此爲切。 而深憾昏主佞臣,安于新邑,嬉游自得,曾不知国之弱丧,不可复持。则虽放逐,忧难自己也。 林云铭:此心无以告人,惟住于此,而抱忧而已。已上叙被放九年中,无日不以忧国忧民爲心。 张诗:是以 蒋骥:郁郁不通,谓有怀而不能自达也。 奚禄诒:言始忽然而去位,由君心之疑我,乃至九年不复用之,令我心抑抑不开,蹇然侘傺而含慼也。 戴震:《説文》:“懆,愁不安也。” 马其昶:以上国破君亾之恨。 闻一多:惨,忧也。 蹇、謇同,乃也。(章炳麟説) 文怀沙:惨郁郁,忧满衷怀的样子。不通,闭塞。侘傺,怅惘发楞的样子。含慼,心紧蹙在一起。(《屈原集》注) 高亨:惨,悲惨。郁郁,忧愁的状态。悲惨忧郁,老是想不通。 慼,是悲伤。 政治上失意,心裏含著悲伤。 姜亮夫:惨,卽懆俗字。郁郁不通,此亦紧承上文“郢路辽远,江夏不可涉”言也。 蹇,难也,塞也。侘,失志怅然住立之貌。详上。含慼含字,一本作舍,各本作含,字之 王注含慼爲“内结毒”,内卽释含义可证。 马茂元:惨郁郁而不通,压抑在内心的忧闷,无法上通于顷襄王。 慼,忧也。以上写家亡国破,身遭窜逐的悲哀。 刘永济:由上种种的原故,致中心郁 从“至今九年而不复”一句看,作此篇时,屈原已去国九年了。然则上文所述 且由此所见、所感引起了亡国之惧,故其心 我们读“曾不知夏之爲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两句,如闻屈原歎息之声,如见屈原愁苦之容,其警惕楚之庸主邪臣,至爲深刻。此等文字 杨胤宗:此云怏怏失志而含忧也。 吴孟复:惨,《尔雅·释诂》:“忧也。”《史记·本传》:“离骚者犹离忧也……疾痛惨怛,未有不呼父母也。”此惨字卽“疾痛惨怛”之意。《广雅·疏证》、《説文》:“惨,毒也。”“憯,痛也。”《表记》云“中心憯怛”注:“惨、憯通。”郁郁,《广雅》:“郁、悠,思也。”重言之曰郁郁,曰悠悠……皆忧思。 蒋天枢:《説文》门部:“开,张也。”段注:“张者,施弓弦也。门之开如弓之张。 ”按:此开字,意谓如弓之张,有所待而后发,事未发举,不能公之于衆,《悲回风》云“心鞿羁而不开”者是也。蹇,纷攘。侘傺,行动有所阻碍。含蹙,《补注本》作含戚,此从黄本、夫容馆本。叔师注“怅然住立,内结毒也”,似王注本元作蹙。含,藏而不敢吐,《説文》:“含,嗛也。”“嗛,口有所衔也。”《诗·小明》传:“蹙,促也。”言此郁积胸怀之愿望,闭而不能开,口又衔藏不得露,行见此愿望日以迫促,其实现又何时乎! 王泗原:懆,采老切(皓韵),《説文》“愁不安也。《诗》曰:‘念子懆懆。 ’”惨训毒非其义。蹇同謇,竟。 金开诚:惨郁郁,忧愁郁闷。“惨郁郁”是三字状语,置于句首起修饰作用。 屈辞中多有此例。 蹇(jiǎn简),困顿。 蹇侘傺,困顿失意。以上二句説:忧愁、郁闷填塞胸中;困顿、失意我心怀哀伤。 汤炳正:郁郁,悲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