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华严原人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华严原人论

华严原人论

中国佛教著作。唐宗密撰。一卷四篇。宗密(780—841),俗姓何。果州西充县(今四川成都东)人。出身豪官家庭,少通儒书,元和二年(807)随菏泽宗遂州大云寺的道圆出家,习禅宗,同年从拯律师受具足戒。元和五年(810)得读澄观的《华严经疏》和《随疏演义抄》,深得其旨趣,始由菏泽禅宗转向华严宗,不久即赴长安礼觐澄观,执弟子礼,随侍二年。宗密归宗华严后,仍不废禅学,元和十一年(816)居终南山智炬寺从事佛教撰述,直至终老。其间曾屡受唐文宗诏入宫讲授佛法,赐紫方服,敕号“大德”。宰相裴休等朝臣,纷纷归崇。宗密卒后被唐宣宗追谥为“定慧禅师”,因其出家后常住陕西鄠县圭峰草堂寺,世人亦称“圭峰大师”。宗密为华严宗五祖,禅宗菏泽神会的四传弟子,曾首创禅、教一致的理论,以统摄佛教内部的思想。著作甚多,有二百余卷,除此书外,重要的还有《禅源诸诠集都序》四卷、《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一卷、《注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注华严法界观门》一卷、《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圆觉经大疏抄》十三卷、《圆觉经略述》四卷、《圆觉经略述抄》十二卷等。
此书依《华严》的宗旨,推究人的本源。卷首有宗密的自序,总叙造论的本意及全论的大旨。全书着重对宇宙、生命人类的起源,社会上贫富贵贱不平等的由来作宗教论证,通论佛教并比较佛教与中国儒道两家的异同。论文四篇中,第一篇斥迷执。主要批判儒道两家,指斥万物以天道为本,禀气自然而生化和人事全是天命的观点,认为这是执著迷惑之见。第二篇斥偏浅。认为佛教中的人天教,只讲善恶因果三世业报;小乘教执著此身为世世不绝;大乘法相教以识为实有;大乘破相教破除心境,主张一切皆无等等教理,都是偏执浅陋。第三篇直显真源。认为只有一乘显性教《华严经》所说的是最高真理。说一切有情识的生命体都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也名“佛性”,也名“如来藏”。只因被妄想执著掩蔽才没被显现出来。如果去掉妄想执著,各种佛教智慧即得现前。此本觉真心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所以一切有情本来是佛。第四篇会通本末。把以前所非难的儒、道二教、人天教、声闻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会归一源。认为它们虽都有偏颇,然各有是处。“末”是达到“本”的过程,或从“本”而逐次展开为“末”,本末融会。各派各教都可包括于佛教中一乘显性教的大一统之中。
此论的卷首还有裴休序,作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注疏有宗密的自注及宋净源的《华严原人论发微录》三卷,元圆觉的《华严原人论解》三卷以及元圆觉解、明杨嘉祚删节编纂的《原人论合解》二卷。
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金陵刻经处有与《华严略策》等的合刊本。

☚ 北山录   宝林传 ☛
000002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