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各部位不应期的测定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一种方法。 心脏传导系统某一部分的不应性是指该部组织对一个期前刺激的反应方式,而其具体测量即为不应期。换言之,某一组织不应性的变化具体反映在不应期长短的改变上。 在电生理学上,不应期可分为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功能不应期。 采用程控期前刺激可测定心脏各部位的不应期。 前向传导时心房、房室结、希—浦氏系统以及整个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测定方法见下表。心脏传导系统某一部位的不应期须比其前组织的不应期长才能测到。 在一部分患者中房室结有效不应期不能测到,因为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比心房有效不应期短。A1A2缩短时在遇到房室结有效不应期之前先遇到心房有效不应期。 此时可增加心房的基础起搏心率,以缩短心房的有效不应期。 心脏各部逆行传导不应期测定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与前向不应期的测定相同(见下表)。不同的只是刺激部位不是心房而是心室。测定中常遇到的一个困难是H波重叠于V波中无法识别,即使缩短期前刺激的配对间期(S1S2间期),也只能使少数H波显示出来。 心脏各部前向不应期测定方法  引自《心脏传导系统疾病》(黄峻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