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教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旧时用语。即通过一定的途径对百姓进行教育感化。教化是一种上对下的信息传递,目的是“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史记·秦始皇本纪》)。教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化的伦理道德,如忠、孝、仁、义、礼、信等等。教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❶宣传。从三国时代起,已有“宣传明教”一语(《魏略·李孚传》),即以正面宣传道德为主,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使不稳定的舆论因素消弭于未然。
❷表彰。这是教化的一种主要社会形式,通过表彰典型,使悖逆者顺服,怠惰者勉力。“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续汉书·百官志五)
❸监督。这既是对教化的一种监督,同时又是教化自身的表现形式。它主要通过乡官来实现,“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引文同上)。然后,由这些小官吏进行训告、保惠、教诲。

☚ 社会教育   社会学习 ☛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shehui jiaohua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之一, 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其基本内容是:
❶教授基本生活技能(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技能等)。这些基本生活技能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 也是社会教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❷教导行为规范(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礼节、交通规则、团体规章以及法律、道德、习俗等社会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的习得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
❸培养社会角色(学习角色的责任和特权、态度和情感以及符合角色的行为方式等)。人们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掌握自己的角色体系。
❹树立生活目标。其主要执行者是父母、教师与同辈群体。树立远大的目标、理想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而这需要从小做起。一般来说,幼儿的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社会教化,需要家长、教师的培养。

☚ 社会化   社会适应 ☛

社会教化

社会化的重要形式。社会运用各种力量对其成员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和影响的过程。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指个人与社会生活不断调适的过程,即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与广义的教育涵义相同,社会化的执行者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一般而言,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具有决定作用,而在社会化初级阶段,家庭、学校对个体有直接影响,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化的执行者及其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1) 教导社会规范,(2) 教导生活技能,(3)树立生活目标,(4) 培养社会角色。社会教化有民族性、地域性、阶级性和历史性。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教化的内容也不同。社会教化的最后目的,是把人们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一定角色,按社会结构所规定的社会规范行事。

☚ 社会预测   社会流动 ☛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是我国古代意识形态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即通过一定的途径对百姓进行教育感化。教化是一种上对下的信息传递,目的是“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史记·秦始皇本纪》)。教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化的伦理道德,如忠、孝、仁、义、礼、信等等。教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宣传。从三国时代起,已有“宣传明教”一语(《魏略·李孚传》),即以正面宣达道德为主,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使不稳定的舆论因素消弭于未然。(二)表彰。这是教化的一种主要社会形式,通过表彰典型,使悖逆者顺服,怠惰者勉力。“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匾表其门,以兴善行。”(《续汉书·百官志五》)(三)监督。这既是对教化的一种监督,同时又是教化自身的表现形式。它主要通过乡官来实现,“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引文同上)。然后,由这些小官吏进行训告、保惠、教诲。通过教化,出现百姓间互相训告、扶持、教诲的局面,全民反复自我锤炼对政府的服从心理,而一切反正统的思想和行为,则往往在萌生之初,就受到刑罚之外的道义上的压力。教化的核心是“德化”,通过正面的宣传感化,使民众思想不超越一定规则,使文化在预先限定的范围内发展,以达到意识形态管理的最高境界,即孟子的所谓“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 社会学习论   社会教育 ☛
000039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