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甘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甘草 【名称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概况】: 异名 白蝴蝶(《闽南民间草药》),白茶(《泉州本草》),凉茶藤、白头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白纸扇(广州)。 基源 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毛玉叶金花的茎叶。玉叶金花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33种。 原植物 毛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f.,又名玉叶金花(广州)。 形态 藤状小灌木。小枝被柔毛。叶膜质或薄纸质,对生,有时3枚轮生,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cm,宽2~3.5m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叶柄长3~8mm;托叶三角形,顶端2深裂,裂片线形长5~7mm。 花为顶生而稠密的聚伞花序;总花梗极短;苞片线形,被毛;花黄色,无花梗;花萼被毛,萼管陀螺状,长3~4mm,萼裂片线形,比萼管长2倍以上,一些花的1枚萼裂片扩大成叶状,阔卵形或长圆形,白色,长2.5~4cm,具纵脉,有柄;花冠漏斗状,长2~2.5cm,花冠管裂片5,长约4mm,外面被紧贴的柔毛,内面有金黄色粉末状小凸点;雄蕊5枚。著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 浆果球形,长8~10mm,直径6~7.5mm,干后黑色。花期夏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195页.图5804)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丘陵、沟谷、村旁的疏林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 叶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豆甾醇、β谷甾醇及高级脂肪醇。 茎含豆甾醇,β-谷甾醇和阿江橄仁酸(Arjunblic acid)[1]。从全草中还分得熊果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山栀甙甲酯与β-谷甾醇-D-葡萄糖甙[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6 [2]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6;13(14):273。【药理】: 本品中含的咖啡酸,阿魏酸对小白鼠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早孕作用。 并发现山甘草的水煎液和81%乙醇沉淀物为其抗早孕活性有效部位。小鼠ig山甘草中的阿魏酸,1次剂量50mg/kg有100%抗生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6;13(4):273 [2] Contraception1979;20:49 [3] 南京药学院学报 1982;20(3):50。【药性】: 性味 甘、微苦,凉。 ❶ 《广西中药志》:“涩,平。” 功效 清热解表,凉血解毒。 主治 感冒发热,中暑,咽喉肿痛,暑湿泄泻,肾炎水肿,肠炎腹泻,疮疡脓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❶ 《广西中药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 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广西中草药》:“治暑湿腹泻:毛玉叶金花60g,大叶桉树18g。水煎,日分3次服。” ” 单方应用 ❶ 《福建中草药》:“治急性胃肠炎:鲜毛玉叶金花茎叶30-60g。水煎服。” ” 食疗 《全国中草药汇编》:“预防中暑:毛玉叶金花藤60~90g。水煎,当茶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