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先须变化气质
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人性论的观点。 张载认为“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正蒙·诚明篇》,《张载集》)又说:“人之气质美恶与贵贱寿夭之理,皆是所受定分。如气质恶者,学即能移。”(《经学理窟·气质》,《张载集》)气质虽有恶,但可经过修养而变化。 他十分重视人性的改造和提高,认为这是人生的一个根本原则:“为学大益,……不得见圣人之奥。故学者先须变化气质”。(《经学理窟·义理》,《张载集》)一个人要重视学习,学习首先要改变气质之恶,这样才能保持人性中天赋的“天地之性”,如果以“天地之性”为自己之性,从而使自己的人性与天道、天德相合,也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这一命题即是要人们的气质行为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教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