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壳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 淡竹箨(《纲目拾遗》)。 基源 为禾本科刚竹属植物淡竹的箨。 原植物 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henonis(Mitford)Stapf ex Rendle(Phyllostachys henonis Mitford),又名甘竹(《群芳谱》),毛金竹(江苏、浙江)。 余项参见“竹茹”条。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甘,寒。” 功效 祛热消痰,止吐。 主治 ❶ 《纲目拾遗》:“能去目翳,功同熊胆。” ❷ 《新华本草纲要》:“烦渴,头痛,烦热,小儿惊厥,小便短赤等症。”。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此君丹(《一草亭目科全书》)治眼翳:淡竹壳不拘多少,以布拭去毛,烧灰存性,每用3g,以麝香少许同研细末,点在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