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姜味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姜味草 中药名。 出《滇南本草》。别名:地生姜,柏枝草,灵芝草,小姜草,小香草。 为唇形科植物姜味草Micromeria biflora Benth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体有姜气味。 生于石灰岩山坡,或向阳草坡上。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夏、秋采收。味苦、辛,性温。 温中,理气,止痛。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 ❶ 治胃积、面寒疼痛:姜味草为末。热酒服。 ❷ 治心积:姜味草9克,石菖蒲3克,甘草3克,厚朴3克,草豆蔻6克。共为末。每服3克。滚水点酒服。为丸亦可。 共为末,或为丸。滚水点酒服3克。 ❹ 治脾积:姜味草9克,吴茱萸6克,草豆蔻6克,神曲6克,甘草1.5克。共为末,或为丸。 滚水点酒服。 共为末,或为丸。每服3克,滚水点酒服。 滚水点酒服。 点酒服。疼止后服下虫散下虫(上八方出《滇南本草》)。 ❾ 治疝气痛:姜味草3克,倒提壶9克,荔枝核7枚。共研末。 每用1.5克,与糯米白酒蒸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