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民代表大会舆论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民代表大会舆论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舆论制度我国主要的舆论制度之一。既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也是我国政治民主的基本形式。由于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或某些单位的代表能把群众的意见通过定期会议反映出来,因此,它又是我国的民意表达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承担审议、讨论、辩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任务,它是人民的讲坛,并借助讨论,最后产生或通过决议。这是它具有舆论机能的充分表现。由于我国不是多党对立的政治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没有那么多的反复和互相牵扯,因此,它是一个高效率的、维护人民利益的舆论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能对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进行审议,代表人民群众发表对国家事务的见解。这一机构广泛听取实际部门和法律专家的审议和意见,制定法律,并实行法律监督;定期审议、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项,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在代表大会上或常务会议上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提出咨询和询问;受理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指导,切实保障选民的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60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在各级人代会上认真讨论和决定各项议案,使通过的法律、决议和决定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符合实际;人大代表可持视察证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广泛了解情况,搜集群众意见。人民代表的这些舆论活动,使广大群众的疾苦、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国家事务的批评、建议,都能由代表集中表达出来。代表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通过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律、决议和决定,使人民通过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 七情 人民来信来访制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