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荡气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使中肠回旋,意气激荡。形容音乐、文辞等十分婉转动人。回:回旋。荡:摇荡。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清·龚自珍《夜坐二首》:“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功能、例句] ❶ 作补语。林非《〈新时期优秀散文精选〉序言》:“那时候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散文创作……有的确实写得叱咤风云和汹涌澎湃,有的却又写得含情脉脉和回肠荡气。” ❷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人回肠荡气。” [附条] “荡气回肠”。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 [同义]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沁人心脾 [反义] 平淡无奇 索然无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