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指一种带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感叹词,相当于“喂”。 [出处] 《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致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功能、例句] ❶ 作动宾短语的宾语。 吴晗《谈骨气》:“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❷ 作主语。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附条] “嗟来”。《谈骨气》。 [同义] 唾面自干 降志辱身 忍垢偷生 [反义] 不饮盗泉 贫贱不能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