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焉自丧
嗒焉:沮丧的样子。 原指形神解体,物我皆失。后常用作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意思。语本《庄子·齐物论》“答焉似丧其耦”。 陆德明释文:“答,本又作嗒,解体貌。”章炳麟《衡三老》:“若曰明臣不可以贰,子未仕明,则无害于为虏者,以《黄书》种族之义正之,则嗒焉自丧矣。”(《黄书》:书名,清王夫之撰。) 又有❶ 【嗒然若丧】。《聊斋志异·江城》:“女入室痴坐,嗒然若丧,终日不食,扫榻遽寝。” ❷ 【嗒焉若丧】。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公子赋性不羁,楚馆秦楼,一路挥霍,比至京师,已囊空若洗矣。兼以抱病不得入场,嗒焉若丧,称贷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