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去刺工艺方法及设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去刺工艺方法及设备 毛刺的产生是铸造和机械加工中,由于模型制造误差及合模间隙以及刀具与金属强制性挤压、撕裂,而出现在棱边孔口结合面处的未去掉的部分。这些残留金属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工作性能,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毛刺已经与母体剥离或未完全剥离,从而导致零件在使用中会因振动或高压油流的冲击而脱落,因此造成配偶件表面划伤或卡死,所以能否有效去除各种毛刺已成为液压件生产中的基础工艺。 针对不同形状零件和不同材质及部位,目前已有多种不同的去刺方法和设备。 (1)热能爆炸去刺(参见图37.9-1及图37.9-2) 这种方法是将去油工件置于密闭的容器(爆炸室)内,通入氢气(或天然气),用电火花点火爆炸,爆炸时间约1/30~1/10s,产生压力约1MPa,形成瞬时高温达2500~3500℃,使毛刺熔掉、气化。 这种去刺方法应对不同工件进行工艺试验,通过改变氢、氧比例及压力等参数,使工件能彻底去除毛刺而又不破坏母体本身。经过爆炸后的工件要经过酸洗,水洗和防锈处理。此法最适合半精加工前及大批量生产的场合。 (2)无心磨式去毛刺 此法所用设备类似一台无心磨床,见图37.9-3前面的切削轮(刷轮)是不锈钢丝组合轮,后面是含磨料的尼龙丝组合轮,相对的导轮是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刷轮转速为400~600r/min,导轮转速为100~200r/miin工件安放在刷轮和导轮之间并以托板支承进行刷削。通过调整刷轮和工件间的压缩量来控制去刺效果,它不但能清除阀芯,轴类零件的毛刺,而且还起到抛光的作用。一般应用在阀芯精加工后,对已加工好的阀芯外圆尺寸和形状公差影响不大,并可以用留一定刷削余量的办法以得到更满意结果,见表37.9-1。 1-电机;2-皮带;3-刷轮;4-导轮;5-电机 表37.9-1 刷磨去刺前后对比表 (8)柔性毛刷去刺 针对液压阀体加工中各沟槽、台阶孔、直角棱边出现的毛刺,在精加工后使用毛刷清除毛刺并进行光整加工效果很好。其使用场合有手动,用风动工具夹持或在珩磨机上用机械夹持。这种特制的毛刷是由尼龙材料和绿色碳化硅,碳化硼磨粒混合压制而成,磨料颗粒度240号。也有采用每条毛末端和侧面电镀金钢石颗粒的尼龙毛刷。 针对不同工件部位的毛刺,毛刷可做成不同形状,见图37.9-5。 手动去刺工具中也有类似前面所述不锈钢丝轮刷的工具,以风动工具和软轴做动力源。主要用来清除不宜搬动的工件孔内的毛刺。如对内孔槽,内曲面的去刺和除锈。 去除毛刺方法很多,除以上所述及的,还有抛光法,离心滚筒法,砂带去刺法,布轮去刺法等等。应根据工件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