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执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执竞》


颂扬武王的功业,兼美成、康能继承之。
执竞武王,(一) 自强不息的武王,
无竞维烈。(二) 功业没人能比上。
不显成康,(三) 光荣的成王和康王,
上帝是皇。(四) 上帝命他们为君长。
自彼成康,从那成王和康王,
奄有四方,(五) 保有四面和八方,
斤斤其明。(六) 仔仔细细真英明。
钟鼓喤喤,(七) 钟儿、鼓儿相应和,
磬筦将将。(八) 磬儿、管儿在交响。
降福穰穰,(九) 福儿多,多多地降,
降福简简。( 十) 福儿大,大大地降。
威仪反反,(十一) 仪态慎重又大方,
既醉既饱,酒足量、饭饱肠,
福禄来反。(十二) 福呀禄呀双双降。


注 释
(一)郑玄:“竞,强也。能持强道者,维有武王耳。”
严粲:“李氏曰:自强之心,执而勿失。”
(二)毛亨:“烈,业也。”
朱熹:“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
(三)朱熹:“岂不显哉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
(四)毛亨:“皇,美也。”
严粲:“上帝用是皇美之。”
朱熹:“成王康王之德,亦上帝之所君也。”
(五)毛亨:“奄,同也。”
(六)毛亨:“斤斤,明察也。”
(七)毛亨:“喤喤,和也。”
陈奂:“云和者,谓钟与鼓声相应和。”
(八)陈奂:“筦亦作管。”
严粲:“钱氏曰:声之相应也。”
(九)毛亨:“穰穰,众也。”
(十)毛亨:“简简,大也。”
(十一)朱熹:“反反,谨重也。”
胡承珙:“《说文》:‘反,覆也。’凡言反覆者,皆慎重之意。”
(十二)毛亨:“反,复也。”

注 音
喤huang皇 磬qing庆 筦guan馆 将qiang枪 穰rang攘

古代文学作品《执竞》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 可可诗词网

《执竞》

《执竞》

《诗经·周颂》篇名。《毛诗序》说:“《执竞》,祀武王也。”宋朱熹《诗集传》:“此祭武王、成王、康王之诗。”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此篇之‘成康’,本是武王‘成功康定天下’,而欧阳氏以下诸家又偏以‘成王诵、康王钊’为训。读书固执如此,说《诗》焉能解颐?”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这篇是周王合祭武王、成王、康王时所唱的乐歌。”此说,是。本诗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和重叠语词,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和热烈气氛。


《执竞》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执竞》

 执竞武王,制服强梁称武王,


无竞维烈。克商功业世无双。


不显成康,功成名就国安康,


上帝是皇。上帝对他也赞赏。


自彼成康,由于功成国安康,


奄有四方,一统天下有四方,


斤斤其明。武王英明坐朝堂。


钟鼓喤喤,敲钟擂鼓咚咚响,


磬筦将将,击磬吹箫声锵锵,


降福穰穰。上天赐福降吉祥。


降福简简,无边洪福从天降,


威仪反反。祭礼隆重又端庄。


既醉既饱,武王神灵醉又饱,


福禄来反。报你福禄绵绵长。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执竞:执是拿着,竞是自强,指周武王凭不息的精神和自强而战胜强大的敌人。②无竞:无比。烈:功业,指伐纣克商的功业。③成康:成功地建立康定的局面。④斤斤:是非常明显的意思。⑤喤喤:描写钟鼓的声音。⑥将将:同“锵锵”,象声词。⑦穰(rang)穰:有众多之意。⑧简简:盛大的样子。⑨反反:同“昄昄”,谨慎的样子。⑩反:同“返”,还报。



[赏析] 这是一首祭祀周武王的诗。周武王是在中国历史上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商王朝在盘庚迁殷后,政治日益腐朽堕落,上层统治者只是酗酒行乐,淫乱好色。正如周公在《酒诰篇》中所说的那样,商王朝整个统治阶层,都沉湎于酒色之中,腥秽之气直冲霄汉,连上天都发怒了。下层人民怨声载道,反抗的怒火方兴未艾,恰如《微子》篇中所说:“小民方兴,相为敌仇。”举国上下形成了严重对立局面,阶级矛盾已到了白热化程度。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与殷纣王战于牧野。当时纣王有兵十七万,纷纷倒戈,引导周兵杀纣,周武王得道多助,终于以少胜多,灭殷而建立周王朝,开始分封诸侯,建都于镐。武王伐纣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本诗在祭祀武王时,对他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表现了崇敬之情。但是自古以来,对本诗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武王、成王和康王三王并祭的诗,朱熹在《诗集传》中,就明白地说是“此祭武王、成王、康王之诗”。周代祭祀,均是分庙,并祭之事,于典无考。清人方玉润说:“若谓‘三王并祭’,无论典礼无稽,即文势亦隔阂难通。盖‘烈’则归之武王,‘皇’则属诸成、康,而‘奄有四方’者又始自成、康矣。通乎不乎? 当亦不言而自辨已。”(《诗经原始》)其实诗中所说的“成康”,不是指成王和康王,而是说武王“成功康定天下”之意。因此,三王并祭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本诗是一章十四句,一气呵成,顺理成章地说出了执祭者的颂词,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周武王的赞美与尊崇。开笔就直书其事,写出周武王能制服强暴而夺取胜利的历史功业。“执竞武王,无竞维烈”,是说“武王持其自强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朱熹《诗集传》)。武王倚仗着自强不息的力量,战败了殷纣王而平定天下,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强盛国家,他的历史功绩自然是至高无上的。他的功德莫大,光显四方,成功地康定天下,上帝赐给他皇帝的美称,是完全合乎道理的。所谓“不显成康,上帝是皇”,是紧承前二句,在取得臣大的历史功业之后,显示其光辉,赐以美好的称号,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没有任何非分之嫌。以上所写,均为总的概述,显然不能完全表达其功绩,下面又回转过来,对武王的“执竞”之功,进行具体的描绘。“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是从横向联系而言的,是说建立了强盛安康的国家之后,就能怀柔远人,赢得了天下四方的信赖,形成了大一统的繁荣局面。举国上下,群情欢畅,时和世泰,歌舞升平。“钟鼓喤喤”和“磬筦将将”之声,激荡着人们的心扉,而“降福穰穰”之景象,到处都是“斤斤其明”寥寥几笔,虽说是为武王歌功颂德,亦能使我们从中窥见当时万民振奋的社会面貌。为了充分表达当时人民的欢悦心情,行文上又来一次反复:“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意即天上降下的福气是很大的,那么祭祀行礼的人就更要谨慎持重。这两句反映了那时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创造了愉悦的艺术氛围,使得当时的悲惨世界闪耀着亮光。最后又从无限遐思归到祭奠上来,说在祭祀武王时,他的神灵“既醉既饱”,进而又保佑子孙后代“福禄来反”。这样就归结出祭祀的目的,产生无比幸福的憧憬。尽管全诗都是歌功颂德,但是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史诗的意味。


本诗为一首颂歌,通篇没有惊心动魄之奇情,亦无风云变幻之壮采,只是平平叙述,微微唱叹,却能激人深思,竟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向来颂诗不失庄严肃穆,而此诗在静穆中流露出悲壮气氛。这种悲壮气氛能产生崇高感,因而更突现了周武王的历史功绩。再由环境氛围而烘托出的人物形象,是崇高而伟大的。开头四句,极为凝练地勾勒出了周武王的雄伟形象,他是凭着自强不息而取得史无前例的克商功业。由此创建国泰民安的盛世,其光芒四射,连上帝也对他无比赞赏。诗以真为美,如实反映现实社会,自有一种特殊的艺术趣味。诗中所写,是作者澄思渺虑,迁想妙得,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理想句式,但仍不失其真实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还有诗中的叠字运用,也是颇为巧妙的。例如,“斤斤”、“喤喤”、“将将”、“穰穰”、“简简”、“反反”等,在拟声写貌、抒情造境方面,显示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