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渠道培养农村卫生人才
除了办好宁夏医学院、宁夏卫校、固原卫校外,自治区于1981—1989年,每年投资230万元,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中医学院等委托培养口腔、儿科、检验、中医等10个短线专业生432名,这些毕业生大部分分配到农村医疗机构工作。1986年,在固原卫校开设了民族医士班,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医务人员。从1987年开始,在宁夏医学院开设了农村医师大专班,到1994年,已有378名毕业生走上了农村医疗卫生岗位。同时,逐年扩大了为农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比例。1994年,87%的中专生、100%的大专生、20%的本科生定向分配到县级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经过10多年努力,农村卫生人员由1978年的6 542人增加到1994年的13 586人,增加了1.08倍。
1978年以来,开展了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自治区先后举办各种进修班320期,5 000多名农村卫生人员得到进修提高。从1980年起,自治区连续10年对山区8县的进修人员减免50%—70%的进修费,调动了山区卫生人员进修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进修学习,提高了农村卫生人员的素质。1994年,农村卫生人员中,主治医师级以上职称者已占11.1%,医师级职称者占49.1%,医士级职称者占36.2%,无职称者占3. 6%,业务素质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