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农村经济的骨干力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四)农村经济的骨干力量 (四)农村经济的骨干力量乡镇企业的崛起,有效地改善了全省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 为发展农村经济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青海省农牧区逐步改变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单一经济结构, 形成了农工商综合发展的新格局。 1996年, 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农村生产总值, 成为农村经济 “半壁江山”。 到1997年底, 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到农村生产总值的56%, 见表4-6-11。 表4-6-11 1991—1997年青海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较
乡镇企业的发展, 为农业生产积累了资金。1978—1997年, 全省乡镇企业用于支农补农建农的资金超亿元, 加快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乡镇企业还生产了大量的农机具、化肥、农用建材等支农产品, 承担了农村大部分农机具的修理任务。 1997年, 全省乡镇企业生产化肥1.03万吨, 水泥10.55万吨, 预制构件11.3万平方米, 中小农机具4万多台, 农用拖车2 220辆。 同时, 乡镇企业还通过对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运销, 带动了种养业的产业化建设, 提高了生产率和经营效益。 ☚ (三)发展对外贸易, (五)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