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嘉定“科学城”、“汽车城”
嘉定素有“科学卫星城”之称,境内有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原子核所、华东计算所和上海大学嘉定校区等10余所部属、市属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
嘉定借助雄厚的科技优势和先进的技术装备,运用“技术嫁接”、“攀亲联姻”、“内联外引”等方式,促使一批城市大工业的先进设备、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及科研项目纷纷注入乡镇企业,逐步形成一批化工、汽修、医药、食品、照明、包装、金属制品等27个大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嘉定确定“科技兴县”战略,大力开展科研试验、技术改造、成果推广应用, 利用科技优势, 加快科技产业化。至1987年, 全县完成800多个专业科技项目, 其中获市级科技奖51个。1987—1999年, 实施星火、火炬和科技产业化项目243项, 其中1993—1999年实施科技产业化项目 109个, 实现产值35.8亿元。1991—1999年, 开发、试制新产品337个, 其中有64个产品列入国家和市级新产品试制计划; 89个产品分别获国际、国内科技奖; 11个产品列入国家和市重大产品推广计划; 190多个产品分别获国家、市、区科技进步奖。1986年以来, 全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2000年可达到20%以上。
1999年, 全区有市、区级高新技术企业54家,年创产值18.2亿元, 利税2.4亿元; 民营科技企业1 430家, 技、工、贸收入超过20亿元。民营科技密集区进入良好收获期, 全年实现产值17亿元。
嘉定西部安亭镇是中国轿车工业发源地和上海牌轿车诞生地, 已成为上海大众轿车工业基地, 年产能力达到30万辆, 安亭“汽车城” 闻名遐迩, 境内有市属大型工业企业30多家。嘉定抓住这一机遇, 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 以汽车产业为龙头, 培育六大支柱产业。1989年, 县委、县政府把建设新型材料和开发新兴技术列入“八五”发展计划, 逐步形成汽车及配件、电子电器、通信电缆、金属制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 优先批准新办企业148家、开发新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59个, 关停并转企业61家。“八五”期间, 嘉定工业按照 “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指导思想, 积极进行行业内部结构调整, 重点扶持发展以轿车及其零配件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 进而带动整个工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六大支柱产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由 1990年的26.5%提高到1995年的43.9%。
1997年, 全区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到836家, 占全区三级工业企业的39.4%; 实现工业总产值166.9亿元, 利润8.8亿元, 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利润的42.1%和35.9%, 占全区三级工业企业的47.9%和53.0%。1999年, 全区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0.0亿元, 占全区三级工业总产值的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