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沙漠化治理
从1959年青海省开始治沙工作, 首先在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沙区进行飞机播种治沙试验, 沙珠玉乡被3.35万公顷沙漠所包围, 他们从1959年进行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1960年完成飞播面积1.5万公顷, 其中复播0.17万公顷, 使用种子5.3万千克, 主要有沙蒿、 骆驼蒿、 白刺、 山里红、虫实等。经过定期观察保苗率为2.7%。 以后年年治沙造林, 建立起四道阻沙屏障, 一为人工沙障,二为封沙育草区, 三为固沙造林, 四为农田林网。 到1985年共营造防风固沙林433.33公顷, 设置人工沙障40万米, 封沙育草0.104万公顷, 固定流动沙丘40个, 控制流沙面积400公顷, 已建林带225条, 总长12.4万米, 锁住240座流动沙丘, 0.33万公顷的农田、村庄和渠道都有林带防护,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全省和地沙区, 特别是海西的都兰、乌兰、 格尔木、德令哈,海北的海晏,海南的共和、贵德等地,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局部地区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