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桥战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桥战役 1940年7月,新四军为发展苏北根据地,渡江北上到达黄桥地区。10月1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按蒋介石命令,纠集一万五千余人,由海安、曲塘、泰州等地分三路向黄桥地区新四军进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执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原则,争取顽右路军苏鲁皖边游击军和税警团保持中立,并使顽左路军不敢实际参战。集中力量打击中路军韩德勤主力。10月4日韩顽第八十九军及独立第六旅向黄桥进攻。新四军奋起反击,首歼独立第六旅,再歼第三十三师,最后歼灭第八十九军军部及第一一七师第三四九旅等部。至5日,韩顽主力已被消灭,6日追歼其残部。并乘胜席卷海安、东台。是役共毙俘顽军一万一千余人,为发展苏北抗战局面奠定了基础。 黄桥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黄桥地区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一次自卫反击战。1940年10月,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集中26个团3万余人,向驻江苏泰兴黄桥镇地区以东的新四军发动进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决定集中所属9个团7000余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此役,共歼灭敌 1.1万余人,俘3800余人,缴枪4000余支、炮16门。 黄桥战役 黄桥战役Huangqiao zhanyi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江苏泰兴以东黄桥地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一次自卫反击战。1940年8月上旬,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属三个纵队共7 000余人,由郭村地区挥戈东进,直取黄桥,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0月上旬,苏北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以其主力第八十九军和独立第六旅15 000余人分三路进犯黄桥地区。新四军坚持正确的统一战线方针,坚持自卫原则,首先争取了驻泰州的苏鲁皖游击总队、驻曲塘的税警总队等部保持中立,同时集中主力,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于10月4日在黄桥附近将韩军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歼灭韩部顽军11 000余人,取得了黄桥战役的胜利。 ☚ 华南抗日游击队 百团大战 ☛ 黄桥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江苏泰兴县黄桥附近粉碎国民党军进攻的一次自卫反击战。1940年10月初,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指挥26个团3万余兵力,向驻黄桥镇的新四军进攻,妄图消灭新四军江北部队。当时陈毅、粟裕率新四军7000余人,执行正确的统一战线方针,联络友军和开明绅士,坚持自卫原则,予来犯者以迎头痛击。经四天激战,击溃韩部,歼国民党顽军1.1万余人。 黄桥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黄桥地区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一次自卫反击战。1940年10月,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集中1.5万余人,由海安、泰州等地分三路向驻江苏泰兴黄桥镇地区以东的新四军发动进攻。新四军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力量,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方法。4日,将装备精良的独立第6旅歼灭于高桥以南地区;5日,将69军主力歼灭于黄桥东北地区;6日,又在追击中歼灭该军残部于营溪地区。并乘胜攻占海安、东台等地。与此同时,八路军第5纵队由涟水南下,进占阜宁、益林、盐城等地,歼保安旅一部。此役,共歼灭敌1.1万余人,缴枪4000余支、炮16门。 黄桥战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江苏泰兴以东黄桥附近,击退国民党军进攻的战役。1940年10月国民党苏、鲁战区副司令韩德勤,指挥二十六个团三万余人,向江苏泰兴镇的新四军进攻,妄图一举消灭新四军苏北支队。10月4日新四军将士七千余人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全歼韩部主力三千余人。敌中将旅长翁达自杀。6月又在追击中歼其残部于营溪。是役共歼韩军第八十九军军长以下一万一千余人。并乘胜攻占海安、东台等地。这次胜利,对开辟苏北抗战新局面起了积极作用。 黄桥战役 黄桥战役1940年10月,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奉蒋介石之命,以其主力第八十九军和独立第六旅共1.5万余人,兵分三路,向新四军所在的黄桥地区发动进攻。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下属三个纵队7000余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运用灵活的斗争策略,使李明扬、李长江等地方武装保持中立。10月4日,韩主力逼近黄桥,新四军第三纵队奋起抗击,第一纵队将其分割包围,最后全歼独立第六旅。是日夜,新四军三路纵队三面夹击,将韩部第八十九军包围于黄桥东北地区。经过一昼夜激战,歼其主力11000多人,军长李守维在逃命中淹死。此役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 黄金储蓄存款 黄埔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