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麝香 > 麝臍香 麝臍香 shèqíxiāng 麝脐香shè qí xiāng《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麝(3)。药名。 【基原】为鹿科动物麝Moschus moschiferus L.(又名:麝父(《尔雅》),香獐(《本草纲目》),土獐(《本草述》),拉石子、獐子、山驴子)的雄兽香腺囊中的分泌物。 【别名】当门子、脐香(《雷公炮炙论》),麝脐香(《本草纲目》),四味臭(《东医宝鉴》),臭子、腊子(《中药志》),香脐子(《中药材手册》)。 【性味】辛,温。 ❶《本经》:“味辛,温。” ❷《别录》:“无毒。” ❸《药性论》:“味苦,辛。” 【归经】入心、脾、肝经。 ❶《本草汇言》:“入足太阴、手少阴经。” ❷《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用主治】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癥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❶《本经》:“主辟恶气,温疟,去三虫。” ❷《别录》:“疗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难产,堕胎,去面黔𫝟,目中肤翳。” ❸陶弘景:“疗蛇毒。” ❹《药性论》:“除心痛,小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以当门子一粒,细研,熟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蚀一切痈疮脓。” ❺《日华子本草》:“杀脏腑虫,制蛇、蚕咬,沙虱、溪、瘴毒,吐风痰。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疾。” ❻《仁斋直指方》:“能化阳通腠理。”“能引药透达。” ❼王好古:“疗鼻窒不闻香臭。” ❽《本草正》:“除一切恶疮痔漏肿痛,脓水腐肉,面䵟斑疹。凡气滞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虫咬成疮,以麝香封之。” ❾《本草备要》:“治耳聋,目翳,阴冷。”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三至五厘。外用:吹喉、㗜鼻、点眼、调涂或入丸药中敷贴。 【成分】含麝香酮(Muscone)、胆甾-4烯-3酮、胆甾醇和它的脂类、雄烷衍生物、蛋白质、多肽及其它含氮化合物、无机盐(钾、钠、钙、镁、铁、氯、磷等)。麝香主要芳香成分为麝香酮,现已人工合成。 【药理】 ❶对中枢的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双向性影响。天然麝香原生药、天然麝香酮及人工麝香酮均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但大剂量则反而延长睡眠时间,天然麝香5、10和20毫克的剂量给予大白鼠2、3和5天者,可显著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故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小量兴奋,大量抑制。 ❷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麝香对体外心脏有兴奋作用,麝香酊静脉注射于家兔及狗,可使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人工及天然麝香酮静脉注射于麻醉猫亦均有升压作用,呼吸次数及频率增加。用猫乳头肌、豚鼠气管平滑肌等作实验,可观察到麝香能增强儿茶酚胺的作用。 ❸对子宫的作用:麝香对体外及在位子宫均呈明显兴奋作用,后者更为敏感,妊娠的又较非妊娠的敏感,对非妊娠的兴奋作用发生较慢但较持久。 ❹其他:麝香酊的稀释液,在试管内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由分支杆菌抗原注射液引起的大鼠关节炎。人工麝香可用于小儿百日咳的咳嗽及声门痉挛。对大鼠的实验性溃疡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