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吉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高吉人
高吉人
高吉人1902——1979陝西靖邊人,1902年 (清光緒二十八年) 生。1917年入横山高小。1902年升入榆林中學,1924年畢業。旋考入黄埔軍校第四期學習。1926年10月軍校畢業,任初级軍職。1934年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教班第三期受訓。1936年4月,任陸軍第二十五師步兵第七十三旅第一四六團團副。1937年任裝甲兵團補充營營長。1938年裝甲兵團擴編爲陸軍第二○○師,任該師第一一五二團團長; 秋,陸軍第二○○師纳入新编第二十一軍建制,任第二○○師第五九八團團長。1937年冬,随部參加桂南崑崙關之役,因功晉升少將。1940年冬,升任陸軍第二○○師副師長。1942年奉派赴缅甸; 5月升任師長,仍隸陸軍第五軍。1943年4月,派爲中國國民黨中央訓練團第二大隊大隊附。1944年8月,率部赴滇西。1945年1月,與駐印軍會攻芒友,打通滇緬公路; 4月任陸軍第五軍副軍長。1946年3月,自雲南調華中,後又調蘇北、魯西南等地。1947年11月,任整编第七十師師長,駐魯西金鄉。1948年10月,任陸軍第七十軍軍長; 11月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夏,任陸軍第五軍軍長。1950年任“金門防衛副司令官”,後調任“陸軍”第五軍軍長。1952年復任“金門防衛副司令官”,嗣調“臺灣東部防守區副司令官”,預備兵團副司令官等職。1968年4月退役。1979年8月25日在臺北病逝。終年77歲。 高吉人1902—1979陕西靖边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34年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受训。1936年4月任陆军第二十五师团副。次年任装甲团补充营营长、团长。1939年随部参加桂南昆仑关之役,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1940年升任陆军副师长。1942年入缅远征任师长,参加打通滇缅公路之役,升任陆军第五军副军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师师长、陆军第七十军军长及第五军军长。1950年后,任台湾国民党当局金门防卫副司令官、陆军第五军军长、台湾东部防守区副司令官、预备兵团副司令官等职。1968年4月退役。1979年8月25日于台北病逝。 高吉人 高吉人字善庭,陕西靖边人,1902年生。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第三期、中央训练团党政高级班结业。曾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连、营长。1931年任第二十五师第二十一团中校团附。1933年升任团长。1938年任第二○○师第一一五二团团长。1939年升任该师副师长。同年率部参加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昆仑关战役。1942年3月随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同年5月师长戴安澜殉国后,代理师长。后率部参加滇西作战。1943年初升任第二○○师师长。1943年4月17日任中央训练团第二大队大队附。1945年4月9日任第五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后任整编第七十师中将师长。1948年9月22日任中将。同年参加淮海战役,时任第二兵团副司令、第七十军军长。1949年1月因伤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随又逃走。后改任第五军军长,驻防福建。后入闽南军官团受训。同年8月去台湾,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官,不久任台湾东部防守区副司令官。1952年任台湾预备兵团副司令官。1968年退役。1979年8月25日病逝于台北。 ☚ 高扬升 高廷梓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