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鸣犬吠 驴鸣犬吠形容诗文拙劣。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南人问(庾)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思、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亦作“驴鸣狗吠”。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三:“僧问:‘如何是梵音机?’师曰:‘驴鸣狗吠。’” ☚ 一官一集 脂粉气 ☛ 驴鸣犬吠形容为文拙劣。唐张鷟《朝野佥载》六:“南人问 (庾) 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驴鸣犬吠lǘ míng quǎn fèi比喻文辞拙劣。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惟有韩陵山一片不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呜犬吠,聒耳而已。’” 文章不好 文章不好低劣 诗作不佳:高厚 文章无吸引人之处:平淡(平淡无味;平淡无奇;语调~) 干瘠 散缓 稀里光当 平淡不动人:无声无色 平淡而有滋味:淡而有味 文辞不生动:干呲咧 干瘪瘪 干巴巴 文章呆板:板滞(~不通) 呆板,不生动:板弱 作品平庸呆板,无创意:匠气 诗文气势不雄壮,功力不够深厚:波澜欠老 诗文矫揉造作:搔首弄姿 诗文拼凑补接而不自然:拘挛补纳 文艺作品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感:无病呻吟无故呻吟 有斧凿的痕迹:着迹 文辞浅近,不简练:语近词冗 文章或言语不精练:鄙言累句 文辞恢宏繁缛:闳衍 文字多而长:累牍连篇 文章烦琐冗长:烦冗 文章冗长拖沓:下笔不休 文章前好后差:狗尾续貂 著作无价值或不被重视:覆酱(覆酱瓿;覆酱烧薪) 覆瓿 覆瓶 覆甕 文章疲软无力:柔筋脆首 书法或写作水平拙劣。多用于自谦:画蚓涂鸦 文字言语拙劣:驴鸣狗吠 驴鸣牛吠 驴鸣犬吠 犬吠驴鸣 诗文粗鄙通俗:粗俗 文辞粗放刺人:粗刺 诗文内容枯燥乏味,毫无气势:索寞乏气索莫乏气 索漠乏气 文字简古冷僻:简僻
另见:文章 低劣 ☚ 文章不好 文辞不通顺 ☛ 驴鸣犬吠lü ming quan feiasses braying and dogs barking—a poor style of writing 驴鸣犬吠北魏的时候,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有个名叫温子昇的人,他年轻时就酷爱读书,并且写得一手好文章。 他到贵族王元渊家做门客,王元渊不识贤才,只让他教奴仆的孩子们念书。 有一次,温子昇写了一篇碑文《侯山祠堂碑文》,写得清新婉丽,很有文采。当地许多著名的文士看了都赞叹不已,并在王元渊面前夸奖温子昇是位大才子,王元渊这才开始对温子昇器重起来。 公元516年,朝廷委派东平王元匡到各地选拔一批有才学的人当御史。当时,有800多人应选,但只有温子昇等24人当选。许多人表示不服,元匡便让温子昇与他们辩论才学。结果温子昇侃侃而谈,那些人自愧不如,陆续退去。温子昇被正式任命为御史,朝廷的不少文书诏令都出自他的手笔。 公元531年,渤海王高欢拥立元朗为北魏皇帝。第二年,并州刺史尔朱兆对高欢不满,出兵攻打。两军在韩陵山决战,高欢大胜。 朝陵之战结束后,元朗下令在山上建了一座庙,叫定国寺,他还命温子昇写了一篇碑文,歌颂高欢。 后来,南朝梁的著名文人庾信奉命出使北魏,他一向瞧不起北方的文人。但在游览定国寺时,见到了温子昇的《韩陵山寺碑文》,为之深深吸引,一面读一面喊好。读完后,还亲自把全文抄录下来。 回到南方后,一些文人都问庾信北方文坛的情况,有没有好文章。庾信回答说: “只有韩陵山上的一块碑文还可以读读,其他的无非都是驴狗鸣叫,杂乱刺耳。” 后来,人们就用“驴鸣犬吠”这个成语,来嘲笑人文章写得不好,像驴鸣和狗叫一样。 驴鸣犬吠lǘ mínɡ quǎn fèi见“驴鸣狗吠”。 驴鸣犬吠lǘmíng-quǎnfèi见“驴鸣狗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