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顾氏医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顾氏医镜又名《顾松园医镜》。综合性著作。清顾靖远撰,左国辑校。十六卷。靖远字松园,号花州,吴门(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医要》。初习儒,后弃儒学医,上自《内经》、《伤寒论》,下及历代诸家方书、医案,靡不披阅,历二十年,始编撰成书。成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全书约二十余万字。书中包括“灵素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本草必用”、“格言汇纂”、“症方发明”六部分。卷一至卷二,灵素摘要,以张景岳《类经》为主,摘其大纲,取必不可少之内容,分为摄生、阴阳、脏象、气味、治则、病机、运气诸节。卷三,内景图解,将脏腑内景绘图注释,所附经络歌括重加考订。卷四,脉法删繁,分内经要语、先哲名言、持脉真诀三节,以明脉法。卷五至卷六,格言汇纂,分论治大纲、辨症大纲二节。论述七方、十剂、八纲等关于辨证与治疗方面内容。卷七至卷八,本草必用,分草、木、果、菜、谷、金、石、人、兽、禽、虫、鱼十二部,凡二百七十三味药物。对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及禁忌、均详加阐释。卷九至卷十六,症方发明,详列临床各科病证之病因、证候、治则及方药,间附验案,以及证方之效验。全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论述通俗易懂,简明切要,于初学者或临床医生均有裨益。有一九三五年上海扫叶山房刊本,一九六一年河南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顾氏医镜丛书。清·顾靖远撰于1718年。16卷,共六种。即《素灵摘要》2卷、《内景图解》、《脉法删繁》1卷、《格言汇要》2卷、《本草必用》2卷和《症方发明》8卷。均系选录《内经》、《伤寒论》及历代中医著作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个人的学术经验予以阐述注解,全书论及生理、解剖、病原、病理、疾病各论、诊断、疗法、药物、方剂等方面,内容较广泛而完整。顾氏的学术思想,主要受喻嘉言的影响。1961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根据其后人所献抄本校订出版,题名为《顾松园医镜》,质量较前有所提高。其中《内景图解》部分插图,与生理解剖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已将插图全部删去。 顾氏医镜又名《顾松园医案》。16卷,清·顾靖远撰刊于1718年。包括《素灵摘要》、《内经图解》、《脉法删繁》、《格言汇要》、《本草必备》、《症方发明》六种。系选录性著作,有个人的见解,学术思想多宗法喻嘉言。 顾氏医镜ɡùshìyījìnɡ医书。又名《顾松园医镜》。16 卷。清·顾靖远撰。刊于1718年。包括《素灵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格言汇要》《本草必备》《症方发明》六种。均系选录历代医著中精要部分,结合个人的学术见解和经验予以阐述, 内容涉及生理、病理、诊治、药物等方面, 较为广泛完整。学术思想, 多宗喻昌。 顾氏医镜 《顾氏医镜》《顾氏医镜》系医学丛书。一名《顾松园医镜》。16卷。清·顾靖远 (字松园)辑。成书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顾氏弃儒业医,穷究医理,尝就职于太医院。《顾氏医镜》为其晚年所辑。选录《内经》、《伤寒论》及历代医著之精华,结合其学术经验予以阐述注解。该丛书包括《素灵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格言汇要》、《本草必备》和《症方发明》六部分,内容颇为广泛,系统性较强。顾氏在专症专论之后,又列举病例,详述有关该症的误治、正治经过情况,其中很多是他在临床诊治中的实际经验,对后世学医者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甚有裨益。受时代限制,其中《内景图解》的部分插图并不十分准确。 ☚ 士材三书 医宗己任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