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非有先生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非有先生论

非有先生论

辞赋名篇。西汉东方朔作。《汉书》、《文选》见载。文章假托有位非有先生在吴国作官,“默默无言者三年矣”,吴王问其由,他趁机举龙逢、比干因直言切谏而遭祸,太公、伊尹因遇明主而显志等历史故事,开导吴王,劝谕帝王应虚心讷谏。吴王深受启发,于是举贤施德,治乱图强,使国家迅速获得振兴。文中以“谈有悖于目拂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身者,或有说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者”引发开去,指出主上不明,则“辅弼之臣瓦解,而邪谄之人并进”,“养寿命之士”亦隐乎山林,实际是给昏庸的统治者以一击,也表达了作为一个“志士仁人”的忧愤。文章借古讽今,正反对比,例证充分,理直气盛,语言疏畅,具有说服力。篇中四个“谈何容易”,意味深长,又起内容与情绪上的转折作用,颇为传神。全文虽有摹仿宋玉《对楚王问》的痕迹,但已摆脱了呆板的问答形式,在问答间穿插以叙述与描写,绘声绘色,十分生动。此篇与《答客难》对以后的述志赋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汉书·东方朔传》:“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

☚ 招隐士   咏怀赋 ☛

非有先生论

西汉赋。东方朔作。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写成,假托非有先生仕于吴,“进不称往古以厉主意,退不能扬君美以显其功,默然无言者三年”,于是吴王“怪而问之”,经再三要求,非有先生才说出一番“谈何容易”的道理。他首先以历史上“关龙逢深谏于桀“和“王子比干直言于纣”的遭遇说明正直之士倘遇昏君,不仅忠言不被采纳,反遭杀身之祸,奸佞之辈巧言利口却能受到宠幸,志士仁人既不愿“卑身贱体,说色微辞,愉愉㫬㫬”,说一些无益于国家的媚辞,又不愿“深言直谏”,触怒人主,因此,“养寿命之士”只有隐居山林,由此可见“邪主之行,固足畏也”,“谈”不容易。文章接着以伊尹干汤,太公遇文王的故事说明才德之本与“明王圣主”相遇合则能“本仁祖义”,使“天地和洽,远方怀之”,成就大业。两种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非有先生就得出“故曰谈何容易”的结论。吴王听了非有先生的回答先是“惧然易容”,然后“俛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颐”,于是整顿纲纪,实行德政,“行此三年,海内晏然,天下大治”。这篇赋抨击不纳忠言的昏君和谄媚的小人,赞美广开言路、招徕英才的贤君和直言进谏的正直之士,其讽谕之意很明显。班固认为东方朔的文章,以此篇与《答客难》为最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