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问刘十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问刘十九
这首五言绝句,是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所作。刘十九是他此时结识的一位隐士,作者在《刘十九同宿》诗中称其为“嵩阳刘处士”。由此可知,刘十九是河南登封县人。名字和生平不详。 本篇以邀人饮酒的平凡生活,表现了比酒味还要醇美的友情。其突出特点是: 生活情趣浓郁,自然质朴,简练含蓄,诗味隽永。陈宛俊盛赞说: “信手拈来,自然巧妙。诗家三昧,如是,如是。” 体味这首小诗,最好先从第三句入手。因为绝句往往以第三句为一篇立意的关键。对此规律,前代诗论家多有陈述。本篇的第三句,不仅是全首立意的关键,而且是诗中所有情景的客观依据。“晚来天欲雪”,是诗人对当晚天气的预测。“来”、“欲”二字,都是表示现在虽未发生而将要发生的动词。诗人能够比较有把握地推断晚上将要降雪,说明写诗邀请友人的时候,天空必然布满着乌云,寒气凛冽。诗中没有描绘这种自然环境,却用“欲雪”二字作了点示。气候变化传来的信息,引起诗人的反馈首先是: 邀请知心朋友同饮,驱寒夜话,共渡寂寞,帮助友人化寂冷为温暖、欣快。诗人对朋友真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没有纯洁、真挚、深厚的友谊,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意念和行动。显然这一句描述的自然景象,是诗人内蕴的友情的触发点,也是这首二句的备酒、生火和末句的询问的重要前提。如果不是天寒欲雪,这一切都成了没有必要的徒劳。 正因为屋外阴暗寒冷,大地枯衰萧瑟,诗人特意针锋相对地描写了屋内的景象: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未经过滤的新酒,上有浮渣,色微绿,细如蚁,故称“绿蚁”。这是非常好看的美酒。《历代诗话》 引 《古隽考略》说: “浮蚁,杯面浮花也。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 “新醅”,即新酿的酒。唐人所饮的酒,皆是米酒,以新醅味道最为醇美,优胜于旧醅。杜甫 《客至》说: “樽酒家贫只旧醅”,可见旧醅味薄。弄清了这些,就可知道诗人对待朋友非常热情,欢迎友人的是时髦的好酒。但是,他又不直说酒好,却用 “绿蚁”,再现了酒的颜色和细渣浮动的状态; 用 “新”字,暗示了酒的醇味,形象地表现了酒的色美味香,诱人思饮,而屋内的泥炉,也是如此。“红”,是火炉的颜色,也是 “火”的颜色。红色的泥炉和火苗,使屋内充满了暖烘烘的热气。不仅如此,从色彩心理学上来说,这象征欢乐的红色与首句象征生命的绿色互相映照,也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炉”前着一 “小”字,不但写出了泥炉的小巧可爱,而且表明炉内散发出的热气暖而不炎,很适宜于围炉温情脉脉的叙谈。总之,首二句通过日常生活中习见的酒和火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屋内的色香、热气和生机,与屋外 “天欲雪”的阴沉、寒冷、枯衰,形成了鲜明对照,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待友的盛情浓意。 末一句,“能饮一杯无? ” “无”,疑问词,相当现代口语中的 “吆”、“吗”。诗人用此句点破题中的 “问”字。虽然是向对方提问,却以试探、商量的语气说出,表现了对刘十九的尊敬和温存体贴的心意,与首二句温情脉脉的情景照应,既得璧联珠合之妙,又生情韵悠远之效。 这首诗写的是身边的日常生活,白居易却能以诗人特有的慧敏,随手拈来,信口吟咏,如实写出,谱成动人心弦的乐章,真不愧是大家高手!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①,红泥小火炉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 【解题】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刘十九,名不详。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云:“唯共嵩阳刘处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十九,指兄弟间排行。诗中写寒夜邀请友人来共同饮酒。全诗语言优美,色彩绚烂,充溢着温暖的友情。 【注释】 ①绿蚁:新酿的米酒未过滤时,上有浮渣如蚁,微现绿色,故称。醅(pei):未过滤的酒。②此句意谓用红色泥土砌成的小火炉,用以煮酒。③无:否。疑问语气词。 问刘十九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白居易 ←上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 下一篇:琵琶行 → 诗词简介: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刘十九,名不详。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云:“唯共嵩阳刘处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十九,指兄弟间排行。诗中写寒夜邀请友人来共同饮酒。全诗语言优美,色彩绚烂,充溢着温暖的友情。 诗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十九是其排行。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冬在江州司马任上。诗人家中新酒初成,红泥小火炉烧得正旺。漫漫冬夜,眼看就要下雪了,这时来就着火炉,饮一杯绿蚁新酒,以祛寒解闷,岂不是一件乐事?这首小诗,是白居易向友人嵩阳处士刘十九发出的请柬。寒夜的火炉暖人、美酒诱人,而这种谦和淳厚、亲密无间的友情则更为感人。清浅平易的语言表达了淳厚质朴真挚的友情。原诗如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的内容,坦率地说是请人喝酒,绝句体制短小,宜于表现这种不大的题材。此诗的题材虽小,但反映的是朋友间亲切、真挚的情意,仍是极动人的。 唐代的酒,相当今日米酒。新酿出的米酒,未过滤时,面上会有些浮渣,微呈黄绿色,细如蚁,叫作“绿蚁”。这时的酒味最为醇美,香甜可口,而且醉人。这句的意思本不过说:我家已酿出新酒以待友人。诗人却不取直露,把这层意思包含在一个描写性的句子中。通过“绿蚁”这一细节的刻画,正见酒属“新醅”,使人仿佛亲眼看到那颜色可爱的美酒,嗅到醉人的芬香,不禁津生于口。酒是新醅,温酒的火炉也可意,红的涂料,色泽还十分新鲜。“红”是暖色,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小”,表明火炉式样精微小巧,造型美观。生动地渲染酒和炉子的优美来表达主人邀饮的诚意,这种写法的确亲切感人。第三句不赓即写邀请,却转到环境——天色气候方面。“晚来”点时间,“天欲雪”写气候。冬夜漫长,很容易生出寂寞之感,而再加上气候寒冷,是快下雪的天气,就更难熬了。这种易生无聊、闷倦的冬晚,好朋友坐到一块聊聊天,喝上两杯,不是很快乐的事吗?环境的刻画交代,进一步加强上两句所产生的诱惑力。于是请客的意思脱口而出。诗人在这里并不用那种请帖式的刻板语言,请人赴饮,偏用问话的口吻,而且只说喝“一杯”,不是“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也很有意思。这好比人们平常请客说“聊备薄馔”、“小意思”等等,语意谦厚、亲切。再者,冬晚对饮,乐在御寒解闷,不同于酒楼、华筵的开怀畅饮。话要款款说来,酒要慢慢地喝下去,自然别有乐趣,杜甫《拨闷》诗云:“闻道云安麴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李重华说:“与其鲁酒千钟,不若云安一盏”,饮酒之乐,确有不在多的时候。 田雯;“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首小诗语言清新平易,却包含有醇浓的诗意、丰富的感情。不过请人小酌,就写下如此精美的诗作请柬,在今人看来简直奢侈,而在唐代却很普通,诗人几乎是信笔一挥而就的,并没想到传世,诗是完全生活化的,这就是唐诗产生的社会背景。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注释】刘十九:指刘轲(kē),作者的朋友,当时隐居庐山。绿蚁:新酿酒未滤 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醅(pēi):没有过滤的 酒。雪:下雪。 【大意】我家有新酿的米酒啊,酒色微绿,酒香正浓。小小的红泥炉子啊,烧 得正旺。这个傍晚就要下雪了,你能过来和我喝一杯吗? 《问刘十九》wen liu shi jiuAsking Liu Shijiu→白居易 (Bai Juy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